做了3次根管治疗的经历和感受分享,牙医的话真得听啊!

口腔整形2025-05-06 15:23

作为一个曾经对看牙医充满恐惧的“拖延症晚期患者”,我终于在连续被牙痛折磨了三个月后,鼓起勇气踏进了牙科诊所。没想到,这一治就是三次根管治疗,还附带一箩筐的后悔和教训。今天,就以我的亲身经历给大家唠唠:牙疼真不能拖,牙医的话一定要听!

根管治疗的流程示意图

头一次根管治疗:被牙痛逼到墙角的绝望

我的“噩梦”始于一颗右上磨牙的隐痛。起初只是喝冰水时偶尔抽一下,我安慰自己:“可能是上火,多喝热水就好。”结果某天深夜,这颗牙突然像被电钻钻进神经一样,疼得我直接从床上弹起来,半边脸肿得像馒头,连吞口水都像在吞刀片。

第二天一早,我顶着黑眼圈冲进诊所。牙医敲了敲我的牙,冷热测试后冷冷地说:“牙髓炎,根管治疗跑不了。”我当场腿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听到“根管”俩字还是头皮发麻。

治疗过程:

头一次治疗主要是“杀神经”。医生先给我打了麻药(针头戳进牙龈的瞬间我差点叫出声),然后钻开牙齿,掏出里面发黑的牙髓。整个过程能听到电钻嗡嗡响,但因为麻药作用倒不算疼,就是嘴巴张到脱臼,口水不受控地流……结束后,医生塞了棉花进去,叮嘱我三天后复诊。

感受:

麻药退后,那颗牙开始隐隐作痛,像有人往牙洞里塞了根烧红的铁丝。当天晚上我含着冰袋熬到凌晨三点,心里疯狂OS:“早知如此,当初少吃两口糖该多好!”

根管治疗卡通展示图

第二次根管治疗:掏空牙髓后的空虚与忐忑

三天后复诊,医生把上次封的药取出来,开始清理根管。这次没打麻药,但因为牙神经已经死了,倒是没头一次疼。不过当医生用一根比牙签还细的针(学名“根管锉”)在牙根里来回捅时,我整个人都在椅背上发抖——那种酸胀感直冲天灵盖,仿佛有人用吸管在吸我的脑浆!

治疗过程:

医生一边操作一边念叨:“你这颗牙根管弯得像山路十八弯,难怪拖到这么重度。”(此处插播悔恨:以前刷牙敷衍了事,现在报应来了……)然后,他往根管里填了药,又封上临时材料,让我两周后再来。

感受:

这次治疗后反而比头一次轻松,除了咬合时有点酸软,基本不影响吃饭。但一想到还要再来一次,我忍不住问医生:“能不能一次做完?”医生翻了个白眼:“你当根管是通下水道呢?得确保无菌环境,感染了更麻烦!”

根管治疗中

第三次根管治疗:戴冠前的考验

第三次是“填根管+戴牙冠”。医生先测了根管长度,确认没炎症后,用热牙胶把根管干净填满(像挤奶油一样把胶体打进去,神奇但诡异)。接着咬牙模、选牙冠颜色,整个过程像流水线作业,我麻木地张着嘴任人摆布。

治疗过程:

更崩溃的是戴临时牙冠的那周。因为牙齿被磨小了一圈,冷热敏感不说,吃硬物时总感觉牙冠要掉下来。有次啃苹果,牙冠突然松动,吓得我当场表演“托腮静止术”,生怕一用力就“人冠分离”。

感受:

等长久牙冠做好那天,我差点哭出来——这颗牙终于从“定时炸弹”变回了“普通市民”!虽然咬合时还有点怪怪的,但至少不用再担心半夜疼醒了。

掏心窝子的教训:

牙痛别硬扛!

头一次痛就该去看医生!我拖到牙髓坏死,治疗费翻了一倍不说,还多遭了两倍罪。

听牙医的话!

医生让忌口就忌口,让复诊就复诊。我中间偷吃了一次火锅,结果牙龈肿得牙冠都戴不上,又被骂了一顿……

日常护理比治疗更重要!

现在我每天用巴氏刷牙法刷够3分钟,饭后必用牙线,连漱口水都囤了三种。别学我!等牙烂了才保养,晚了!

根管治疗过程模型展示图

然后想说:

根管治疗不可怕,可怕的是“我还能再拖拖”的侥幸心理。如果屏幕前的你正在经历牙痛,求求你立刻马上预约牙医!别像我一样,花三个月时间、几千块钱,才明白一个道理:牙好,才是真的爽!(别问,问就是流着泪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