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颌位重建”翻译成大白话:先修地基,再砌墙
很多人一听“颌位重建”就紧张,以为要动大刀。其实正雅GS的“重建”更接近“导航复位”:
用3D打印+AI算法,先给上下颌骨做一个“GPS定位”;
通过一系列隐形牙套,给骨头持续、轻柔的“推力”,让它在关节里慢慢挪到理想位置;
颌骨位置对了,再给牙齿排齐,相当于“地基”平整后再砌墙,自然事半功倍。
二、正雅GS到底“有用”在哪?
解决骨性错颌,却不一定动骨:
传统骨性龅牙、地包天往往需要正颌手术,而GS把适应症下探到“轻-中度骨性”,利用关节自身改建能力,30%–50%原需拔牙/手术的病例可避免开刀。
脸型改变肉眼可见:
• 下巴后缩→拉出颏部,侧颜立体;
• 凸嘴→上牙内收,唇部放松;
• 偏颌→双侧对称,拍照不再找角度。
功能同步升级:
深覆合、深覆盖纠正后,咀嚼效率平均提升20%–35%;部分伴关节弹响的患者,3–6个月后症状减轻。
体验友好:
隐形牙套吃饭可摘、社交距离看不见;整个疗程平均18–28个月,比传统正颌+正畸缩短约6–10个月。
三、真人实例×3
12岁男生,口呼吸致小下巴
治疗前:SNB角68°(正常78°±2°),颏部后缩明显。
方案:S8-SGTB下颌前导,未拔牙。
结果:24个月后SNB角增至75°,侧貌从C级→A级,家长直呼“像换了个孩子”。
26岁白领,凸嘴+关节弹响
治疗前:上前牙突距8 mm,关节区压痛。
方案:S9系列内收+下颌微量前移,拔除智齿未拔前磨牙。
结果:16个月突距减至2 mm,关节症状消失,自拍不用再抿嘴。
23岁女生,偏颌致脸歪
治疗前:颏点偏右4 mm,双侧髁突高度差3 mm。
方案:S10系列+单侧垫高咬合板。
结果:20个月颏点偏斜<1 mm,面部对称度提升,化妆省掉修容步骤。
一句话记住正雅GS
“正雅GS颌位重建有用吗?”——如果你属于轻-中度骨性错颌、想不动刀就改善脸型+咬合,它大概率是一条有效、隐形、可逆的捷径。但务必让有正雅GS认证的正畸专科医生面诊,用数据而不是广告来判断“你适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