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深覆合不矫正行吗?小心这些隐患!咬合创伤、牙龈萎缩找上门,矫正后美貌健康双提升!

口腔整形2025-10-22 14:22

明明每天认真刷牙,牙齿却越来越敏感?”“吃苹果时总担心咬断牙齿,硬物更是不敢碰”——这些看似“牙齿脆弱”的困扰,可能源于一种被忽视的口腔问题:深覆合。据统计,我国成年人深覆合发生率高达35%,但主动就医矫正者不足10%。许多人误以为“深覆合只是牙齿不齐”,却不知它正悄悄引发咬合创伤、牙龈萎缩等***后果。

牙齿深覆合卡通图

一、深覆合不矫正的“三大隐患”

从牙齿到全身的连锁反应

1.1 咬合创伤:牙齿的“隐形杀手”

深覆合患者上牙过度覆盖下牙,导致闭口时下前牙长期撞击上前牙舌侧或牙龈。这种异常的咬合接触会引发咬合创伤,表现为:

牙釉质磨损:长期撞击导致牙釉质剥脱,暴露牙本质,引发牙齿敏感(冷热酸甜刺激疼痛);

牙隐裂:下前牙承受过大压力,可能形成肉眼不可见的裂纹,增加牙髓炎风险;

牙齿松动:创伤性咬合力导致牙周膜损伤,重的时可引发牙齿松动甚至脱落。

临床病例:38岁患者张先生,因深覆合未矫正,5年内两颗下前牙牙釉质重的磨损,牙本质暴露面积达70%,需进行树脂贴面修复。修复后虽修复美观,但牙齿敏感问题仍需长期护理。

牙齿深覆合展示对比

1.2 牙龈萎缩与牙周病:口腔健康的“定时炸弹”

深覆合的异常咬合会改变牙龈受力方向,导致:

牙龈退缩:下前牙舌侧牙龈长期受压,引发牙龈萎缩,牙根暴露,影响美观且增加龋齿风险;

牙周袋形成:咬合创伤破坏牙周组织,形成深牙周袋,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加速牙周炎发展;

牙齿松动: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支持组织减少,可能脱落。

研究数据:深覆合患者牙周病发生率是正常咬合者的2.1倍,其中重度深覆合患者牙龈萎缩风险增加3.4倍。

1.3 颞下颌关节紊乱(TMD):疼痛与功能受限的“元凶”

深覆合会改变下颌运动轨迹,迫使颞下颌关节(TMJ)长期处于异常应力状态,引发:

关节弹响:关节盘移位或磨损导致开闭口时“咔嗒”声;

关节疼痛:关节囊或韧带炎症引发耳前区或下颌角疼痛;

张口受限:重的时可出现张口度小于3cm,影响进食、说话等功能。

患者自述:26岁设计师小李,因深覆合导致关节弹响3年,近期出现张口疼痛,经检查发现关节盘前移位,需配合咬合板治疗与正畸矫正。

深覆合的样子

二、矫正深覆合

一场“健康与美貌”的双重革命

2.1 矫正的“核心目标”:修复咬合平衡,守护长期健康

深覆合矫正的本质是调整牙齿垂直向关系,使上下牙覆盖比例修复正常(上牙覆盖下牙1/3—1/2)。其健康收益包括:

消除咬合创伤:避免牙釉质磨损、牙隐裂等问题;

改善牙周健康:减少牙龈萎缩与牙周病风险;

缓解关节压力:降低颞下颌关节紊乱发生率;

提升咀嚼效率:食物研磨更充分,减轻胃肠负担。

2.2 矫正的“美学结果”:从下巴后缩到立体侧颜的蜕变

深覆合常伴随下颌发育不足,导致下面部高度不足、下巴后缩。矫正后:

下颌骨前移:通过调整牙齿位置,引导下颌骨向前生长(青少年结果更显著);

面部比例优化:下面部高度增加,鼻唇角增大,侧貌更立体;

笑容改善:牙齿排列整齐,笑线更自然,提升整体型像。

病例对比:32岁患者王女士,矫正前下巴后缩明显,侧貌扁平;矫正后下面部高度增加3mm,下巴长度增加2.5mm,侧貌线条流畅,朋友称其“年轻5岁”。

深覆合跟深覆盖对比图示

三、成年人矫正深覆合的“三大方案”:总有一款适合你

3.1 隐形矫治器:职场人的“隐形武器”

适用人群:轻中度深覆合,重视美观与舒适度的职场人士。

原理:通过计算机模拟牙齿移动轨迹,定制透明高分子材料牙套,逐步调整咬合。

优势:

隐蔽性强:牙套透明,几乎不可见;

可自行摘戴:方便清洁,不影响进食;

舒适度高:无托槽摩擦,减少口腔溃疡风险。

病例:28岁程序员小陈,因深覆合导致关节弹响,选择隐形矫治器矫正18个月,关节症状消失,侧貌改善明显。

费用:约2.5万—4万元。


深覆合矫正


3.2 固定托槽矫治器:经典较高的效率,性价比之选

适用人群:各类深覆合,追求较高的效率矫正的患者。

原理:金属或陶瓷托槽通过弓丝施加力量,逐步移动牙齿。

优势:

控制力强:适合复杂病例,矫正速度快;

费用较低:金属托槽约1.5万—2.5万元,陶瓷托槽约2万—3万元;

技术成熟:临床应用超百年,结果稳定。

病例:40岁教师李女士,因深覆合导致牙龈萎缩,选择陶瓷托槽矫正24个月,牙龈退缩停止,咬合关系修复正常。

注意事项:需定期复诊调整弓丝,口腔清洁需更细致。

3.3 正颌手术+正畸联合治疗:骨性深覆合的“理想方案”

适用人群:重度骨性深覆合(如下颌重的后缩)。

原理:先通过1年左右的正畸治疗排齐牙齿,再进行正颌手术调整颌骨位置,术后继续正畸精细调整。

优势:

干净改善:解决骨性问题,结果稳定;

功能与美学双提升:修复正常咬合,优化面部比例。

病例:22岁大学生小刘,因骨性深覆合导致“鸟嘴”样侧貌,经正颌手术+正畸联合治疗2年,侧貌改善显著,关节功能修复正常。

费用:约8万—15万元。

深覆合矫正前后脸型对比图片

四、矫正后的“长期维护”:比矫正本身更重要!

4.1 保持器:矫正结果的“定海神针”

矫正完成后,需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常见类型包括:

透明保持器:美观舒适,适合前6个月全天佩戴;

哈雷保持器:可调节,适合后6个月夜间佩戴;

固定舌侧丝:粘接在牙齿内侧,适合自律性差的患者。

数据:未坚持佩戴保持器的患者,3年内复发率高达65%,而严格佩戴者复发率不足10%。

4.2 口腔卫生:矫正期间的“生命线”

矫正期间,托槽或牙套易滞留食物残渣,增加龋齿和牙龈炎风险。维护要点包括:

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含氟牙膏,采用“巴氏刷牙法”,每次3分钟;

牙线/冲牙器:每日清洁牙缝,避免邻面龋;

漱口水:含0.12%氯己定的漱口水,每日2次,抑制菌斑。

医师建议:矫正期间每3个月进行一次牙周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3 定期复诊:治疗进度的“监控器”

矫正期间需每4—6周复诊一次,医生会根据牙齿移动情况调整弓丝或牙套。若出现托槽脱落、牙套破损等情况,需立即联系医生处理,避免影响矫正进度。

深覆合牙齿矫正前后整体对比图

五、医师建议:矫正前必做的“三件事”

5.1 多方面口腔检查:排除“隐形雷区”

矫正前需进行X光片(全景片、侧位片)、CBCT(三维影像)检查,评估牙周健康、颞下颌关节功能及骨量。若存在牙周炎、关节盘移位等问题,需先治疗再矫正。

5.2 选择正规机构:拒绝“低价陷阱”

矫正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需选择具备正畸专科资质的医生。可通过我国口腔医学会官网查询医生资质,避免选择“美容院”“工作室”等非正规机构。

5.3 心理准备:矫正是一场“持久战”

矫正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牙齿敏感、口腔溃疡等不适,需保持耐心。可通过加入正畸社群、与医生保持沟通等方式缓解焦虑。

深覆合跟深覆盖对比图片

矫正深覆合,是送给自己更好的“健康与美貌投资”

深覆合不矫正,隐患远超想象。从咬合创伤到牙龈萎缩,从关节疼痛到面部比例失调,每一项都在侵蚀你的口腔健康与生活品质。而矫正深覆合,不仅是一场“变漂亮”的旅程,更是一次“健康升级”的机会。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坚持长期维护,你收获的将是一个自信的笑容、一口健康的牙齿,以及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