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化疗对种牙的影响:
放化疗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但会对身体造成系统性损伤。化疗可能引发白细胞减少、免疫力下降,增加术后感染风险;放疗尤其是头颈部放疗,可能直接损伤颌骨血供,导致骨密度降低,影响种植体与骨组织的结合。此外,放化疗还可能引发唾液腺功能障碍,导致口腔干燥,增加龋齿和牙周病风险,进一步威胁种植牙的长期稳定性。
二、能否种牙?关键看这3个时间节点
单纯化疗后:需等待3-6个月,待血指标(如白细胞、血小板)改善正常,且口腔无急性炎症时,可考虑种植。
头颈部放疗后:需等待3-5年。放疗可能导致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过早种植可能引发严峻并发症。
其他部位放疗后:需等待1年左右,确认口腔局部血供和骨密度改善后,再评估种植可行性。
医生提醒:即使超过等待期,仍需通过CT检查评估颌骨质量。若骨密度不足,需先要进行骨增量(如植入骨粉),再考虑种植。
三、种牙前必须做的3项检查
全身健康评估: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等,排除感染、贫血或凝血障碍。
口腔局部检查:通过CBCT(锥形束CT)测量牙槽骨高度、宽度及密度,确认无牙周病、龋齿或残根。
症瘕治疗史回顾:需详细告知医生放化疗的剂量、部位及时间,以评估对颌骨的潜在影响。
术例参考:一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1年,白细胞正常但牙槽骨密度偏低,通过植入骨粉6个月后成功种植;而一位鼻咽癌放疗后2年的患者,因颌骨放射性坏死风险高,选择活动义齿修复。
四、种牙后护理:比普通人更需“精细”
口腔卫生: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之后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配合氯己定漱口水预防感染。
饮食调整:术后1周内以流食(如粥、汤)为主,避免辛辣、过热或扎实食物;1个月内不吸烟、不饮酒,减少对创口的刺激。
定期复查: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诊,检查种植体稳定性及骨结合情况;之后每半年复查一次,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
五、这些情况,建议放弃种牙
症瘕未控制:若肉瘤处于活跃期或存在远处转移,种植牙可能因免疫力低下引发重度感染。
颌骨重度受损:如放疗后颌骨暴露、反复感染,或骨密度低于正常值50%以上。
全身状况差:如合并重度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手术风险显著升高。
医生建议:对于无法种植的患者,可考虑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但需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定期维护。
放化疗后种牙需“谨慎评估+充分准备+精细护理”。关键在于等待身体改善至适合状态,并通过详细检查排除禁忌症。若条件允许,种植牙可改善咀嚼功能、提升生活质量;若风险过高,则应选择更健康的修复方式,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