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牙到底种在牙床还是骨头上?揭秘手术过程,看完再也不怕被忽悠!

口腔整形2025-07-17 16:31

种植牙基台牙冠

一、种植牙的“根基”在牙槽骨,而非牙床表面

种植牙的核心是“骨结合”——将人工牙根(种植体)植入牙槽骨内,而非仅停留在牙床(牙龈)表面。牙槽骨是支撑牙齿的硬组织,种植体需与骨组织紧密结合,才能提供稳固的支撑力。例如,上颌骨因骨质较疏松,通常需6个月骨结合期;下颌骨骨质致密,则需3-4个月。若牙槽骨骨量不足,需先要进行骨增量(如植入骨粉),为种植体创造足够的“土壤”。

全口种植牙的示意图

二、手术过程:从切开牙龈到完成修复,分五步走

术前评估:通过口腔CT或X光片,测量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和密度,排除手术禁忌(如严峻骨质疏松、未控制的糖尿病)。

植入种植体:局部麻醉后,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用专用钻头逐级备洞,将纯钛或钛合金种植体旋入骨窝,确保与骨组织紧密接触。单颗种植约需30-60分钟。

骨结合期:种植体与骨组织融合,形成稳固的骨整合。此期间可佩戴临时义齿,避免影响美观和咀嚼功能。

安装基台:骨结合完成后,在种植体上安装愈合基台或长久基台。愈合基台用于引导牙龈成形,2-4周后更换为长久基台。

修复牙冠:取模制作个性化牙冠(全瓷、烤瓷或金属烤瓷),调整咬合关系后固定在基台上,完成修复。

种植牙漫画示意图

三、种植牙的“寿命”取决于三大因素

口腔卫生:种植牙周围若发生牙周炎,可能导致骨吸收,使种植体松动。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冲牙器清洁,定期洗牙(每年1-2次)。

饮食习惯:避免用种植牙咬硬物(如坚果、螃蟹壳),防止牙冠崩裂或种植体折断。

全身健康:未控制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疾病会影响骨结合速度和质量,增加失败风险。

四、这些情况可能不适合种植牙

牙槽骨条件差:骨量不足且无法通过骨增量改善者。

全身性疾病:如严峻心血管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未控制的糖尿病。

口腔局部问题:严峻牙周病未治疗、邻牙存在感染灶。

特殊人群:青少年颌骨未发育完全、孕妇(手术风险较高)。

种植牙和真牙卡通示意图

五、术后护理:24小时是关键期

术后24小时:避免漱口、吸吮或剧烈运动,防止血凝块脱落引发出血。可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

饮食调整:术后1周内以流食(粥、牛奶)为主,1个月内避免硬、黏、烫食物。

用药指导:按医嘱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服用止痛药。

定期复查:术后1周拆线,每6-12个月复查种植体稳定性,及时发现骨吸收或松动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