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性义齿(BPS生物功能性义齿)作为全口无牙颌修复的革命性技术,凭借其优异的固位力与舒适度,已成为牙列缺失患者的优选方案。本文将从材料科学、临床流程、个性化适配三个维度,解析吸附性义齿的制作全流程,帮助读者理解其技术优势与操作要点。
一、吸附性义齿的核心原理
吸附性义齿的固位力源于两大关键技术:
负压吸附:
通过基托边缘与口腔黏膜的紧密贴合,形成微米级密封区,利用口腔内唾液产生的负压吸附力,使义齿稳定附着于牙槽嵴。
实验数据显示,其固位力较传统义齿提升3-5倍,可承受100g以上的垂直向力。
边缘封闭设计:
基托边缘延伸至黏膜转折区,采用“软-硬”复合材料(如丙烯酸树脂+硅橡胶),兼顾密封性与舒适度。
边缘封闭不良会导致义齿松动、食物嵌塞,甚至引发黏膜炎症。
二、制作流程
初诊评估:
检查牙槽嵴形态、黏膜厚度及唾液分泌量,评估患者是否适合吸附性义齿。
禁忌症:未控制的牙周炎、黏膜病变、张口受限等。
印模制取:
采用二次印模法:初印模(藻酸盐)→功能性边缘整塑→终印模(硅橡胶),确保边缘封闭区精细。
关键点:患者需保持自然咬合状态,避免印模变形。
颌位关系记录:
通过哥特式弓描记法或面弓转移,确定垂直距离与水平关系,避免义齿过长或过短。
模型灌注与蜡型制作:
使用超硬石膏灌注模型,确保细节清晰;蜡型设计需模拟天然牙列的咬合曲线。
排牙与试戴:
根据患者面部特征与咀嚼习惯,个性化排列人工牙,试戴时检查固位力、咬合关系及发音功能。
基托加工:
采用热压成型技术,确保基托厚度均匀(2-3mm),边缘过渡自然。
边缘封闭处理:
在基托边缘注射硅橡胶密封剂,增强边缘封闭性,防止唾液渗漏。
临床适配:
戴入义齿后,检查固位力(如能否抵抗垂直向拔出力)、舒适度及咀嚼效率。
调整要点:基托压迫区需缓冲,咬合高点需调磨。
患者教育:
指导患者正确摘戴义齿、清洁方法(如使用专用义齿清洁片)及定期复诊(建议每6个月一次)。
长期维护:
定期检查基托边缘密封性,必要时补充密封剂;避免使用硬质食物损伤义齿。
三、材料选择
基托材料:
丙烯酸树脂:生物相容性好,但易老化,需定期更换(建议3-5年)。
聚醚醚酮(PEEK):强度高、重量轻,但价格昂贵,适用于对舒适度要求高的患者。
人工牙材料:
复合树脂牙:耐磨性较好,适合后牙区;
陶瓷牙:美学结果佳,但脆性较高,需避免咬硬物。
边缘密封剂:
硅橡胶密封剂:弹性好,密封性强,但需定期补充;
丙烯酸密封剂:成本低,但易老化,需每1-2年更换。
结论:吸附性义齿的制作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作,需医生、技师与患者的紧密配合。从材料选择到临床适配,每一步都需精细把控,才能实现“固位力强、舒适度高、美观自然”的修复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