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口牙啊,真把我折腾得够呛!”我叫王建国,今年70岁,家住吴起县吴起镇。说起看牙这事儿,我可是有满肚子的话要唠——毕竟这大半辈子,我算是把牙科诊所的门槛都踏遍了。直到去年在李志香口腔装了全口假牙,我才明白啥叫“靠谱”,今天就把我这一年的真实经历分享出来,给和我有同样困扰的老伙计们参考参考。
牙口不好,日子真难熬
我年轻时在矿上干活,那时候哪懂啥护牙知识?嚼冰块、嗑瓜子,牙齿用得比铁锹还狠。等到60岁退休,一口牙已经“千疮百孔”:门牙掉了三颗,后槽牙松得能晃荡,连吃口米饭都得泡软了才能咽下去。
有次参加老战友聚会,我全程抿着嘴不敢笑,结果被老张调侃:“老王啊,你这是怕一笑把假牙笑飞喽?”这话扎心啊,回家对着镜子一照,自己都嫌弃——嘴唇塌陷得像瘪了气的皮球,整个人老了十岁不止。
为啥选李志香口腔?
为了这口牙,我跑了县城三家诊所。头一家说要做“固定桥”,结果一算钱要两万多,吓得我扭头就走;第二家倒是便宜,可医生拿模型比划时手抖得像筛糠,我哪敢让他动手?
后来邻居老刘推荐李志香口腔:“他家李院长技术好,我爹的假牙在那儿做了五年,啃排骨都没事!”我半信半疑去了诊所,一进门就感觉不一样——前台姑娘笑脸相迎,候诊区放着热茶和报纸,墙上挂的锦旗都快贴满了。
接诊的李院长是个利落人,戴着眼镜一检查就指出问题:“您这是牙槽骨萎缩,得用吸附性假牙。”她拿模型给我演示:“这假牙贴合度比普通款高30%,吃饭说话都不掉。”我听得云里雾里,但她一句“包您三个月内适应”,让我心里踏实了不少。
装假牙的过程:从煎熬到惊喜
头一次戴牙:
假牙刚装上那几天,我真是遭了罪。嘴里像含了块石头,舌头都不知道往哪儿放,说话大舌头,吃饭更是灾难——咬馒头能把假牙硌出来,喝稀饭还总往鼻子里呛。李院长安慰我:“这是正常反应,咱们每周调一次。”果然,每次调整后都舒服一点,到第四周,我已经能含糊着说句整话了。
关键转折点:
又一次复诊时,李院长发现我右下磨牙区总磨口腔黏膜,原来是假牙边缘有点翘。她用打磨机一点点修正,还教我个妙招:“回家用牙刷蘸点牙膏,轻轻刷假牙边缘,能防磨嘴。”这细节,真让我感动。
完全适应后:
三个月后,这假牙就像长在我嘴里似的!现在啃苹果“咔嚓”一声脆响,吃排骨也毫不费力。上周孙子生日,我当着他的面啃了个大猪蹄,小家伙眼睛瞪得溜圆:“爷爷,您这牙是钢铁侠给装的吧?”
一年后的变化:从自卑到自信
装假牙前,我走路都低着头,生怕别人盯着我笑;现在呢?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咧嘴乐,老伴儿说我“臭美得像个小年轻”。上个月参加社区合唱团,我主动报名领唱,唱完台下掌声雷动——要是以前,我哪敢张嘴?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假牙还帮我省了钱。以前吃软饭营养跟不上,隔三岔五得买补品;现在啥都能吃,体检时医生夸我“这气色,比去年强多了”。
如果您也和我一样,被缺牙折磨得没了笑容,不妨去李志香口腔试试。记住啊,一口好牙,才是晚年幸福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