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与智齿的五年拉锯战:从偶尔发炎到顶坏邻牙
"你这两颗水平阻生齿,就像在骨头里横着长的歪脖子树。"这是三年前在市口腔医院拍片时医生的话。当时被"要凿骨头"的恐怖描述劝退,直到上周发现前磨牙被顶出裂缝,才意识到这场拉锯战不能再拖了。
深夜刷小红书时,被佳德口腔的"超声骨刀拔牙"吸引。那些术后即刻照片里,患者脸颊只有淡淡红晕,完全没有想象中纱布浸血的画面。第二天请假直奔四牌楼的总院。
二、初遇佳德:被"拔牙套餐"惊到的初体验
推开雕花玻璃门,前台姑娘穿着淡粉色旗袍迎上来:"有预约吗?先给您安排口腔CT吧?"候诊区飘着淡淡的薰衣草香,墙上的电视循环播放着拔牙动画演示,紧张感莫名消散了大半。
接待我的是王旭东医师,说话带着北方口音的爽快:"你这两颗牙难度不小啊,看这片子上,牙根离下颌神经管只有2毫米……"他边说边在iPad上画出3D牙齿模型,手指一划拉,智齿和神经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
比较惊喜的是护士递来的"拔牙套餐":除了常规漱口水,居然还有发热眼罩和U型枕!"拔完牙在观察室可以小憩会儿,很多患者说比家里沙发还舒服呢。"
三、小创口拔牙像拆盲盒:全程懵圈的神奇操作
真正躺上牙椅反而放松了,毕竟被王医师那句"你就当睡半小时美容觉"逗乐了。先是被罩上像太空舱般的防护罩,只露出嘴巴。接着护士姐姐给嘴唇涂润唇膏时,我居然产生了在做SPA的错觉。
当听到"超声骨刀启动"的提示音,想象中的锤凿声并没出现。只有轻微震动从下巴传来,像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般温和。王医师边操作边讲解:"现在正把牙齿切成两半……看到没?牙根带着血槽呢……"
比较神奇的是拔完牙照镜子,除了嘴角有点润唇膏,脸上干干净净。"这是刚拔的牙?"看着托盘里带着弯钩的完整牙齿,完全不敢相信这么"温和"的操作。
四、脸肿成包子的48小时:被暖心服务治疗好的每一天
术后2小时麻药消退,开始有钝痛感。翻开护理包里的冰袋,发现居然是卡通造型的凝胶冰袋,还贴着使用提示:"每敷20分钟间隔10分钟,避免冻伤"。这种细节控的关怀,让疼痛都减轻了几分。
晚上收到护士小姐姐的微信:"今天别刷牙漱口,可以吃冰淇淋消肿。"附带个龇牙笑的表情包。第二天早起,脸果然肿成方包子,但按照叮嘱冷敷+喝果蔬汁,到下午就消了大半。
五、放肆大笑的第七天:那些让我惊叹的改变
现在过去两周了,以前智齿处若隐若现的胀痛感消失。上周去洗牙,其他医生看到CT片惊呼:"这拔牙技术真强!牙槽骨保存得这么完整。"突然庆幸当时选择佳德,毕竟下颌神经可是管着半边脸感觉的重要家伙。
六、现在想说:拔智齿真的要找对地方!
看着镜子里终于对称的脸型,摸着不再鼓胀的腮帮子,突然明白所谓"牙科恐惧"更多来自不愉快的经历。如果早点遇到佳德,或许这五年能少受多少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