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前我连啃苹果都要避开缺牙位,现在啃脆骨都不带怕的!"作为在北京中关村搬砖的社畜,我曾因右下后牙缺失五年不敢大笑,直到2025年夏天在爵冠口腔通州分院体验了于志华院长亲自操刀的"即刻用"种植技术。这场耗时3个月的蜕变,干净打破了我对看牙的恐惧认知。
一、社畜的牙科血泪史:从拖到治的五年煎熬
2020年那颗后牙因龋坏拔除后,我开启了"活动假牙+正畸保持器"的双重折磨。每天清晨摘戴假牙时,金属卡环总会勾破牙龈;公司下午茶啃蛋糕时,假牙突然脱落的尴尬至今难忘。更糟的是邻牙逐渐倾斜,牙缝大到能塞进两粒芝麻。
"您这牙槽骨已经吸收3mm了!"2025年6月,当于志华院长拿着CBCT影像给我讲解时,我才知道拖延的代价。这位在德国进修过智能化种植的医师,指着屏幕里稀疏的骨密度区说:"现在做穿颧种植还能保住邻牙,再等半年就得植骨粉了。"
二、爵冠口腔初体验:航空舱里的精密手术
走进爵冠口腔通州分院,颠覆了我对牙科诊所的认知。没有刺鼻的消毒水味,取而代之的是淡香薰和轻音乐。前台护士递来的温热毛巾上,绣着"30年韩系精工"的logo——这家源自首尔的老牌机构,2009年进京后已累计完成2.3万例种植。
"您适合OSStem TSⅢ种植体。"于院长在智能化导板上演示手术方案时,我注意到他白大褂上的ITI国内外种植懂得徽章。这位掌握"即刻用"技术的医师,曾为78岁老人完成全口即刻种植,术后当天就能吃流食。
手术当天,我躺在意大利卡斯特里尼治疗椅上,看着德国Kavo种植机在导航系统指引下精密定位。当0.3mm的微螺纹种植体旋入牙槽骨时,护士轻声提醒:"现在骨传导震动是正常现象。"整个过程仅用42分钟,比预约时间还短18分钟。
三、术后72小时生存指南:社畜的保命法则
"止痛药要提前吃!"术后当天,我严格遵循于院长的"三小时法则":每3小时服用1粒布洛芬,配合冰敷将肿胀控制在颧骨范围。当晚喝南瓜粥时,我发明了"吸管斜插法"——将吸管45度角插入杯壁,避免吸力导致伤口渗血。
第三天拆线时,护士展示的术后影像让我震惊:种植体与骨界面已形成0.2mm的初期稳定。于院长指着屏幕解释:"您选的微螺纹设计比光滑表面提速2周骨结合。"这时我才知道,爵冠采用的德国Ankylos种植体,其SLActive表面处理能使骨结合速度提升40%。
四、骨整合期的社畜美学:戴着临时冠谈客户
术后第6周,我戴上了德国VITA瓷贴面临时冠。这颗淡粉色过渡义齿不仅解决了说话漏风的问题,更成为谈客户的秘密武器。"张总您看,我们方案就像这颗种植牙..."某次提案时,我巧妙用临时冠类比项目稳定性,当场拿下百万订单。
期间严格遵循的"三三制"护理法立了大功:每天3次使用冲牙器,每次3秒脉冲冲洗种植体周围;每周3次服用钙尔奇D片,配合猕猴桃补充维生素C。当复查显示骨密度从450HU增至680HU时,于院长点头:"可以准备取模了。"
五、终章:3个月后的逆袭时刻
2025年9月28日,当全瓷冠精密就位那刻,我忍不住对着镜子咧嘴大笑。这颗与邻牙色号完全匹配的德国泽康氧化锆冠,不仅修复了98%的咀嚼力,更让我的笑容线提升了2mm。
"咬合测试通过!"随着咬合纸均匀显影,于院长宣布治疗成功。他递来的质保卡上,5年保修期远超行业标准的2-3年。现在,我的早餐从流食升级为煎饼果子,午休时甚至敢和同事比谁啃鸡腿快。
六、社畜看牙真相:技术、服务与性价比的三重维持
回看这场蜕变,爵冠口腔的三大优势功不可没:
技术壁垒:于志华院长创新的"即刻用"技术,将传统3-6个月愈合期压缩至6-8周,特别适合工作繁忙的职场人。
设备碾压:德国CEREC速导系统实现"取模-设计-制作"一站式完成,比传统印模节省2周等待时间。
透明消费:从3000元/颗的基础款到2.1万元/颗的穿颧种植,价格表公示在诊室墙面,杜绝隐形消费。
"您这术例该发朋友圈了!"当护士笑着递来治疗前后对比照时,我忽然想起三个月前那个攥着假牙盒、在地铁上掉眼泪的自己。现在,我终于能像抖音里那个种完牙就敢吃火锅的姑娘一样,对着镜头比出胜利手势。
选机构看三点:医生资质(于志华这种院长亲诊的)、设备精度(德国导航系统误差<0.1mm)、质保时长(爵冠烤瓷牙保5年)
术前准备清单:
提前3天开始吃软食(避免手术当天饿到发抖)
准备冰袋、吸管、儿童牙刷(术后救命三件套)
把会议都安排在下午(麻药退后容易犯困)
术后禁忌:
24小时内不要吐口水(容易引发血凝块脱落)
1个月内避免游泳(防止术区感染)
千万别用种植牙咬啤酒盖(别问,问就是有血泪教训)
截至2025年11月,我的种植牙已承受住127次硬物咀嚼考验,牙龈探诊深度稳定在2.8mm。每当同事问起"种牙疼不疼",我都会掏出手机展示爵冠的3D手术动画:"真正的痛,是看着牙齿一颗颗坏掉却无能为力的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