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这假牙戴了三年,咬排骨总打滑,要不咱换个法子?"上周家庭聚餐时,父亲嚼着软烂的冬瓜,假牙突然滑到下牙床,全家人盯着他手忙脚乱塞假牙的样子,空气里飘着说不出的尴尬。我摸着下巴琢磨:这假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不试试种植牙?
一、选医院像挑对象,得看"眼缘"和"实力"
"种植牙可不是小手术,得找靠谱的!"我翻遍手机里的口腔医院推荐,发现成都贝臣口腔在患者评价里出现频率特别高。有位网友说:"我妈72岁,在贝臣种了半口牙,现在啃苹果比我还利索。"还有位老爷爷留言:"行勇军给我种的牙,比原装的还结实!"
带着半信半疑,我查了贝臣的资质——成都市卫健委审批的正规连锁机构,锦江区分院就在九眼桥附近,离我家不过三站地铁。更让我心动的是他们的设备:3D口腔扫描仪、智能化种植导航系统,这些黑科技听着就靠谱。
"爸,咱明天去贝臣口腔看看?"当我把手机里的患者评价和医院环境照片递给父亲时,他眯着眼瞅了半天,突然冒出一句:"那地方看着挺敞亮,不像小诊所黑黢黢的。"
二、初诊像拆盲盒,行勇军一开口就让人安心
第二天上午十点,我们准时出现在贝臣口腔。前台护士穿着粉白相间的制服,笑眯眯地递来温水:"叔叔,您先喝口水,我们马上安排检查。"
等待区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其中一位阿姨主动搭话:"我是行医生的老患者啦,十年前就找他种过牙。"她掀开嘴唇,露出两排整齐的牙齿:"你们看,这牙跟真的一样,吃核桃都不带晃的!"
轮到我们进诊室时,行勇军已经站在3D扫描仪前。他穿着白大褂,鼻梁上架着金丝眼镜,说话带着点川普的幽默:"老辈子,咱们先给您的牙床做个'CT体检',看看骨头条件咋样。"
扫描结果出来后,行医生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图像:"叔叔,您下颌骨吸收得有点严峻,就像水土流失的山坡。"他边说边比划,"不过别担心,我们可以用骨劈开技术,把薄薄的骨板撑开,再填点自体骨粉,就像给山坡种草固土。"
父亲听得直点头:"行医生,您说咋整就咋整,我信您!"
三、手术室里的3小时:比修自行车还快?
第三天早上八点,我们再次来到贝臣。手术前,行医生特意把父亲叫到休息区:"叔叔,咱们今天先种两颗植体,装上临时牙冠,等三个月骨头长好了,再换长久牙冠。"他掏出模型比划,"就像种树,先埋根,等根扎稳了再挂果子。"
换上手术服时,父亲突然紧张起来:"闺女,我这老胳膊老腿的,会不会扛不住?"我拍拍他的肩膀:"爸,您看隔壁床75岁的王爷爷,昨天刚种完半口牙,现在正啃苹果呢!"
手术室里,行医生团队的动作快得让人眼花。护士先给父亲嘴角涂了层润滑膏:"防止长时间张嘴干裂。"接着用3D导板定位,行医生拿着种植机轻声说:"叔叔,开始打麻药了,有点胀但不疼啊。"
我透过观察窗看着:行医生的手稳得像在绣花,种植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不到二十分钟,两颗植体就稳稳地扎进了牙槽骨。接下来是安装愈合基台,行医生边操作边讲解:"这个就像螺丝的螺帽,等骨头和植体长在一起,我们再换上长久基台。"
更让我惊讶的是装临时牙冠环节。行医生拿起事先取好的牙模:"叔叔,您张嘴,我给您'戴帽子'。"三下五除二,两颗崭新的临时牙就"长"在了父亲嘴里。他让父亲咬了咬棉花:"试试咬合力,感觉怎么样?"
父亲小心翼翼地嚼了嚼:"咦?跟真牙差不多!"他突然笑了,"行医生,您这手艺比修自行车还快!"
四、术后24小时:从"不敢嚼"到"啃排骨"的蜕变
从手术室出来时,父亲的脸色有点苍白,但精神还不错。行医生递来冰袋:"叔叔,敷20分钟,能消肿。"又开了盒降低炎症药:"按时吃,别偷懒啊!"
回到家,父亲严格按照医嘱:前两小时平躺休息,两小时后喝温牛奶,六小时后吃鸡蛋羹。晚上吃饭时,他盯着碗里的排骨犹豫:"闺女,我这临时牙能啃吗?"
我翻出行医生给的术后指南:"行医生说,临时牙冠能承受正常咀嚼力,但别啃硬骨头。"父亲眼睛一亮,夹起块软烂的排骨:"那我试试?"
"咔嚓"一声,排骨被轻松咬断。父亲嚼着肉,眼眶突然红了:"闺女,这牙比假牙强多了!以前戴假牙,嚼东西总担心掉,现在终于能痛快吃饭了!"
五、行勇军的"独门秘籍":技术硬+心肠软
后来跟行医生聊天才知道,他给父亲用的骨劈开技术,是专门针对骨量不足的高龄患者研发的。"就像在薄薄的冰面上走路,既要稳又要轻。"他笑着说,"我们团队做过统计,70岁以上患者采用这种技术,成功几率能达到92%。"
更让我感动的是行医生的细心。术后第三天,他特意打电话来询问父亲的情况:"叔叔,嘴里有没有异味?肿胀消了吗?"得知父亲改善得非常好,他才放心地挂断电话。
父亲现在逢人就夸:"行医生那双手,比魔术师还神奇!我种牙那天,隔壁床的老太太种了四颗,行医生一边操作一边跟她聊天,把她逗得直乐。"
六、种牙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现在,父亲的临时牙已经"服役"两个月了。他每天早上起床头一件事就是刷牙,然后对着镜子检查牙齿:"闺女,你看我这牙,白不白?"周末家庭聚餐时,他主动要求啃排骨:"让你们看看我的'新牙'!"
更让我惊喜的是,父亲的性格都变开朗了。以前他总因为假牙问题拒绝参加老同学聚会,现在却主动约朋友喝茶:"走,咱们去那家新开的茶馆,我请客!"
看着父亲重拾自信的笑容,我突然明白:种牙不仅仅是为了吃饭,更是为了找回生活的尊严。就像行医生说的:"牙齿是身体的门户,门好了,生活才能敞亮。"
七、给想种牙的朋友们的真心建议
别被年龄吓倒:我父亲70岁都能种,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年龄不是问题。
选对医生比选贵材料更重要:行医生团队的技术和经验,比种植体品牌更关键。
术后护理要上心:按时吃药、保持口腔卫生、定期复查,这些细节决定种植牙的寿命。
心态要放平:种植牙需要3-6个月的愈合期,别急着啃硬东西,给身体一点时间适应。
现在,每次路过九眼桥,父亲都会指着贝臣口腔的招牌说:"闺女,要不是你坚持,我这辈子都想不到还能有这口好牙!"我笑着挽住他的胳膊:"爸,这才哪到哪?等您种完长久牙冠,咱们去吃火锅!"
父亲哈哈大笑:"要得!到时候我点份毛肚,让行医生看看我的'新牙'有多结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