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日子,我总被同事调侃“笑起来像只仓鼠”——不是因为可爱,是左边后槽牙肿得老高,说话漏风、吃饭塞牙,连喝口热水都能疼出眼泪。28岁的我初次意识到:牙齿问题真的能把生活搅得鸡飞狗跳。
一、从“牙疼到崩溃”到“决定看牙”:选对医院比硬扛重要100倍
我是土生土长的岚皋人,以前总觉得“县城牙科能有多特色”?直到疼得半夜翻手机,刷到邻居王姐发的朋友圈:“在舒洁雅口腔拔了阻生智齿,全程没哭!医生超温柔~”底下评论炸了,有人说“环境像大医院”,有人夸“护士递温水比亲妈还贴心”。
我咬着冰袋给王姐发消息:“靠谱不?”她秒回:“我姑的烤瓷牙在这儿做了5年,现在啃玉米都没问题!你要是怕,明天我陪你去。”
第二天早上8点,我和王姐站在舒洁雅口腔门口——门头不算大,但玻璃擦得透亮,门楣上“舒洁雅”三个字是暖黄色,看着像社区里的老朋友。推开门,消毒水味不冲,反倒是前台小姐姐笑着递来薄荷糖:“您是看牙还是了解?先填个信息表,马上安排医生。”
二、术前检查:原来“小县城牙科”也能这么细致
给我看诊的是张敏医生,齐肩短发,白大褂口袋里插着笔和小玩具(后来才知道是哄小朋友用的)。她先让我躺上牙椅,调了调灯光:“先做个全景CT,咱们看看牙齿到底啥情况。”
CT室就在诊区隔壁,操作的护士小姐姐边调整机器边说:“别怕,就像拍照片,30秒就好。”果然,屏幕上很快跳出我牙齿的“3D地图”——左下智齿斜着长,顶到了邻牙,牙龈还肿着。
张医生指着片子给我讲:“这颗牙得拔,不然会把前面的牙顶坏。不过现在有炎症,得先降低炎症。”她抬头看我紧张得攥床单,笑了:“你王姐拔的也是这种阻生齿,她当时疼得直哭,我给她放了《孤勇者》,她咬着棉球跟着哼,倒忘了疼。”
我噗嗤笑出声,紧张劲儿消了大半。
三、拔牙当天:从“手心冒汗”到“原来不过如此”
降低炎症三天后,我再次走进舒洁雅。张医生提前给我发消息:“今天带个降噪耳机?想听什么歌提前说,咱们边听边拔。”
躺上牙椅,护士先给我垫了软枕,又递来温热的毛巾擦手:“手凉,捂捂再打麻药。”张医生举着针管,针头比我想象的细:“麻药有点酸,像喝了口没放糖的柠檬茶,忍3秒。”
针刚扎进去,我下意识缩脖子。张医生轻声说:“我数123,你跟着深呼吸——1,吸气;2,鼓腮;3,慢慢吐。”等我吐完气,麻药已经打完了。
“现在试试,咬咬牙,左边脸是不是木木的?”我咬了咬嘴唇,真的没知觉了。张医生拿起工具,动作轻得像在剥鸡蛋壳:“可能有点震感,别慌,是在松牙齿。”
我盯着头牌上的卡通贴纸(一只抱着胡萝卜的兔子),耳机里放着《小幸运》,突然听见“咔嗒”一声——“好了,牙拔下来了。”
我愣住:“就、就这么结束了?”张医生把牙齿装进小盒子:“你看,这颗牙都长歪了,再留着真该和邻牙‘打架’了。”护士递来冰袋:“咬着棉球半小时,24小时别刷牙,想吃冰的等两小时后……”
四、术后修养:比朋友在大医院的经历还省心
回家后,我按照张医生的叮嘱冰敷、吃软食。第三天肿就消了大半,一周后拆线,张医生用镊子轻轻一夹:“愈合得真好,像小树苗扎根似的。”
想起我闺蜜去年在西安拔智齿,术后肿了半个月,拆线时还出血,她吐槽:“大医院医生倒是特色,可排队2小时,看诊5分钟,问多两句就不耐烦。”
而我在舒洁雅,拔牙当天张医生就发消息:“冰袋别敷太久,每次15分钟,歇10分钟。”拆线后又提醒:“更近别用左边咬硬东西,下个月来复查。”
更让我意外的是,上周路过舒洁雅,前台小姐姐还喊住我:“上次您说右边大牙有缝,要不要顺便让张医生看看?”
五、我为什么推荐舒洁雅?这3个细节藏着“用心”
医生像“牙齿管家”:张医生不是那种“只看病不看人”的大夫。她会记住我爱吃辣,叮嘱“拆线前忍忍”;知道我怕疼,提前准备了分心的小技巧;连我妈来看牙,她都能聊两句“阿姨更近血压稳定不?”
环境“小而不糙”:候诊区有儿童游乐角,放着绘本和积木;牙椅是电动的,能调角度;消毒室透明玻璃能看见护士在给工具“泡澡”(后来知道是高温高压灭菌)。
价格“明明白白”:拔牙前张医生就把费用列得清楚:CT80元,麻药30元,拔牙280元,没有“隐形消费”。我对比过西安的牙科,同样难度的阻生齿拔牙,至少要500起。
六、写在然后:牙齿问题真的别拖,找对人比去“大地方”更重要
现在的我,左边脸不再肿成“仓鼠”,啃玉米、吃火锅都没问题,笑起来也敢露后槽牙了。
其实一开始我也犹豫:“县城牙科技术行吗?”但亲身体验后才明白——技术好不好,看医生;体验好不好,看细节。舒洁雅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却用“把患者当家人”的态度,让我这个“牙科小白”深度放下了心。
想了解舒洁雅口腔的更多细节?点击评论区置顶链接,就能查看医生排班、项目价格,还能直接和张医生团队在线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