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左下后槽牙疼了大半年才想起看牙医,结果一查已经烂到神经——直到在岚皋朗辉口腔做完根管治疗,我才明白“早看牙早解脱”这句话多实在。
一、疼到半夜打滚:我是怎么拖成“烂神经牙”的?
近段日子,我总觉得左边后槽牙隐隐作痛,吃冰的像被电了一下,吃热的又胀得难受。一开始想着“忍忍就好”,结果疼得越来越频繁,有天半夜直接疼醒,翻来覆去睡不着,对着镜子扒拉半天,只看到牙上有个小黑点——我还天真以为是塞牙了。
直到同事小李看我捂着腮帮子吸冷气,拍着大腿说:“我去年在岚皋朗辉口腔补过牙,医生特别仔细,你别拖了,再拖要做根管了!”我这才慌了神,赶紧翻出手机搜朗辉口腔的位置——就在县城中心广场附近,离我家走路十分钟,看着评价里说“医生耐心”“环境干净”,咬咬牙约了第二天上午的号。
二、头一次到朗辉:从紧张到安心,细节打动我
到了医院,前台小姐姐笑着递了杯温水,让我填了份简单的信息表。候诊区摆着绿植和儿童游乐区,几个家长带着孩子等看牙,小朋友居然没哭,还指着墙上的牙齿模型问“阿姨这颗牙为什么黑了”——后来才知道,朗辉定期有儿童牙科科普,难怪孩子不害怕。
诊室门开了,叫到我的名字。推开门,白大褂医生站起来伸手:“我是张医生,先别紧张,咱们慢慢来。”他先让我躺到牙椅上,调暗灯光,用小镜子仔细扒拉我的牙齿:“左下6号牙有个龋洞,已经到牙神经了,得做根管治疗。”说着调出电脑里的牙片——原来那个小黑点底下,牙神经已经被腐蚀得只剩一点,怪不得疼得这么凶。
我捏着椅子扶手问:“根管疼吗?得做几次?”张医生把模型拿到我眼前,用棉签指着说:“咱们先打麻药,过程不会疼;一共来两三次,今天先处理神经,下次填根管,然后做个牙冠保护。”他说话很慢,每个步骤都解释得明明白白,我那颗悬着的心慢慢落了地。
三、治疗当天:小切口操作+全程沟通,我居然没抖
打麻药前,张医生说:“可能有点胀,像被蚊子叮一下,别躲啊。”针尖刚碰牙龈,我下意识缩了下脖子,他立刻停手:“是不是害怕?咱们慢慢来,我轻点。”麻药起效后,他拿着小器械开始操作,一边弄一边说:“现在在清理腐坏的牙体,你能感觉到震动,但不会疼。”
更让我意外的是“小切口操作”——以前听朋友说根管要磨掉很多牙,张医生却用很细的钻头,只把龋洞扩大了一点点:“尽量保留健康牙体,后期做牙冠更稳固。”操作了二十多分钟,他突然说:“好了,神经已经取干净了,现在冲一下,可能有点凉。”凉水冲进嘴里,我本能想咽,他立刻举着吸唾管凑过来:“别咽,我帮你吸。”
整个过程,我没感觉到一丝疼,反而因为张医生的“碎碎念”放松了——原来他怕我紧张,故意找话题:“看你朋友圈爱做烘焙?做完治疗别用这边咬硬饼干啊。”我愣住:“您看我朋友圈了?”他笑:“刚才填信息表时,看到你微信名和头像,猜的。”这细节让我觉得,他不是把我当“病例”,而是当朋友在帮忙。
四、术后两周:从“不敢咬”到“啃苹果”,改善比想象中快
当天回家,麻药劲过了,牙齿有点酸,但能忍。张医生发了条微信:“24小时内别用左边咬东西,饭后用淡盐水漱口,有肿痛随时联系我。”我照着做,第二天酸感就没了,第三天试着用右边嚼软面条,完全没问题。
一周后复诊,张医生用器械敲了敲牙齿:“改善得不错,今天填根管。”这次操作更快,半小时搞定,他叮嘱:“接下来两周别吃太硬的,月底来做牙冠。”我顺口问:“我朋友在别的诊所做根管,说疼了好几天,您这怎么这么顺?”他说:“一是麻药打得准,二是操作时尽量减少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再加上术后护理指导到位——其实看牙就像盖房子,每一步细致了,后续麻烦才少。”
五、对比朋友经历:“早知道该听你的”
上个月,我闺蜜小芸也牙疼,她嫌朗辉离得远,去了家附近的诊所。结果做完根管第二天就肿了,疼得吃不下饭,发消息跟我说:“你那个张医生太神了,我这医生全程不说话,做完才丢一句‘别吃硬的’,现在肿成猪头!”我把张医生的术后注意事项转发给她,她感慨:“怪不得你改善这么快,原来细节差这么多。”
后来小芸也跑来找张医生复查,做完直叹气:“早知道一开始就跟你来了,多遭一周罪!”现在我们俩成了朗辉的“野生宣传员”,同事牙疼、亲戚补牙,都被我们安利过来——不是因为广告,是真的体验过“被认真对待”的感觉。
六、想说的话:看牙不是“凑活事”,选对医生太重要
这两个月在朗辉的经历,让我深入改变了对“看牙医”的恐惧。以前觉得牙科诊所都一样,不就是钻牙、补牙吗?现在才明白,医生的耐心、操作的细致、术后的跟进,才是决定体验好坏的关键。
张医生四十来岁,说话带着点陕南口音,诊室墙上挂着“不错口腔医生”的证书,却从不主动提。他总说:“牙是跟着人一辈子的,咱们多花点时间,以后少麻烦。”这句话我记到现在——与其等牙齿出问题再后悔,不如找个愿意“多花时间”的医生,把问题解决在小处。
想知道朗辉口腔的医生具体怎么沟通?或者自己的牙齿问题该选什么方案?点击页面下方的问询按钮,就能快速了解~毕竟牙好了,吃嘛嘛香,生活才能更有滋味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