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旬阳老城区长大的85后,从小到大怕两件事:打针和看牙。去年年底,左边后槽牙突然开始“抗议”——先是吃冷的酸得直抽抽,后来智齿反复肿成“包子脸”,连半边太阳穴都跟着疼。近段日子实在扛不住,被闺蜜硬拽着去了她家常去的吴昌卫口腔诊所。
去之前我特意查了查,这家诊所开在旬阳瑞莲路中段,门头不大但招牌挺显眼,听说是吴昌卫医生自己开的,在本地干了快20年。闺蜜说:“别看地方不豪华,吴医生和他带的团队特别实在,我补牙、洗牙都在这儿,从没推销过项目。”
术前:从抗拒到松口气的初印象
头一次去是个周三上午,诊所门脸儿看着挺亲切,玻璃上贴着“提前预约免排队”的提示。我提前打了电话,到的时候前台小姐姐已经在等,登记信息、测体温,流程简单但细致。候诊区摆着绿植和儿童绘本,墙上挂着吴医生的执业证书和团队合影,还有不少患者送的锦旗,“医术优质”“医者仁心”之类的字眼挺打眼。
给我看诊的是吴医生本人,中等个子,说话带点旬阳口音,特别接地气:“姑娘,哪颗牙不舒服?张嘴我瞅瞅。”他拿小镜子和探针轻轻检查,边看边解释:“左边智齿是阻生齿,斜着长顶到前面的磨牙了,所以总发炎;右边大牙有个龋洞,得补,再拖可能要做根管。”
我紧张得手直攥衣角:“拔牙疼不疼啊?我更怕打麻药……”吴医生笑了:“放心,咱这用的是细针,推药慢,尽量让你少遭罪。而且现在拔牙都是小切口操作,创伤小,修养也快。”他打开电脑,调出类似病例的CT片,指着我的牙片说:“你看,这颗智齿离神经有点近,但我做过几百例了,手法稳当。”
闺蜜在旁边补刀:“我上次拔智齿,吴医生全程跟我聊天分散注意力,麻药劲儿过了就有点胀,完全没疼。”听她这么说,我才慢慢松开了攥成拳的手。
术中:比想象中“温柔”的30分钟
约好拔牙的那天,我特意早到了10分钟,心跳快得像打鼓。护士小姐姐给我倒了杯温水,还拿了个解压玩具:“别紧张,我们吴医生手法可轻了。”进诊室后,吴医生让我躺好,先给口腔消毒,然后用棉签蘸了点麻药涂在牙龈上:“先涂点表面麻醉,等会儿扎针没那么疼。”
打麻药的时候,我闭着眼攥紧椅子扶手——结果真像他说的,针很细,推药时只有轻微的胀,完全没我想象中“扎一下疼半天”的感觉。等了5分钟,吴医生用探针轻轻戳我牙龈:“有感觉吗?”我摇头,他才开始操作。
“现在要把牙龈稍微切开一点,别怕,就像揪一下软皮筋。”他边说边用工具轻轻分离,“你听,这是超声骨刀,比传统锤子震动小多了。”过程中我能感觉到器械在动,但完全不疼,偶尔听到“咔嗒”一声,应该是在调整角度。吴医生还会提醒:“可能有点牵扯感,马上就好。”
前后大概30分钟,智齿被完整拔出来了。吴医生举着牙齿给我看:“你瞧,确实是横着长的,再拖下去前面的牙都要被顶坏了。”护士递来镜子,我瞅着空了一块的牙床,居然有点恍惚——这就结束了?
术后:从“战战兢兢”到“安心修养”
拔牙后,护士给了我冰袋:“咬着棉球半小时,24小时别刷牙漱口,前两小时别吃东西,之后吃温凉软乎的。”还特意写了张纸条,把注意事项和联系方式都标清楚:“有啥不舒服随时打电话,吴医生每天都会看留言。”
当天下午,我半边脸有点肿,但完全不疼。晚上7点,手机突然响了——是吴医生的语音:“姑娘,拔牙后24小时内冰敷,每次15分钟,别一直敷。要是疼得出色,吃片布洛芬,别硬扛。”我有点惊讶:“您还亲自发消息啊?”他说:“每天术后患者我都跟进,毕竟大家头一次拔牙,肯定担心。”
第三天肿消了大半,我去补右边的蛀牙。这次是吴医生的徒弟小王医生操作,小姑娘特别耐心:“姐,补牙可能有点酸,要是受不了就举手。”她用小钻头清理龋坏组织时,我确实有点敏感,但她马上停了:“是不是酸?咱换低速钻试试。”补完后还让我咬咬合纸,调整了三次,直到我觉得“上下牙碰着不硌”才满意。
对比:朋友的经历让我更庆幸选对了
我有个同事去年在市区某连锁牙科拔智齿,花了2000多,结果术后疼得吃不下饭,拆线时还说“伤口有点感染”。她听说我在吴昌卫口腔只花了800多,还没遭罪,直感叹:“早知道我也去你们旬阳了!”
另一个朋友之前在小诊所补牙,没半年材料就掉了,又得重新补。我补的牙现在3个多月了,咬硬点的苹果都没问题,小王医生说:“我们用的是进口树脂,和牙体结合得好,平时注意清洁能用好几年。”
医生:可靠是底色,温度更打动人
吴医生今年50来岁,聊起来才知道他是科班出身,在县医院口腔科干了10年,后来自己开诊所。他常说:“看牙不是流水线上的活儿,每个患者情况都不一样。”给我拔牙时,他会根据我的紧张程度调整说话节奏;补牙时,会蹲下来和我平视,让我更放松。
小王医生是他带的第二个徒弟,已经跟了5年。有次我去复查,听见吴医生教她:“患者说‘有点疼’,别光说‘正常’,得问问是哪种疼,是刺疼还是胀疼,可能是没清理干净,也可能是敏感。”这种“手把手”的带教,让诊所的医生都带着股“老派”的认真劲儿。
写在然后
以前我总觉得“看牙=遭罪”,但在吴昌卫口腔的几次经历,深入改变了我的想法。这里没有华丽的装修,没有推销办卡的话术,有的是医生对着牙片跟你讲半小时的耐心,是术后主动跟进的贴心,是“能补就不杀神经,能留就不拔”的原则。
现在我逢人就说:“看牙别光看广告,找个干了多年、本地口碑好的医生更实在。”要是你也在旬阳被牙齿问题困扰,不妨去瑞莲路的吴昌卫口腔转转——说不定,你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零恐惧”看牙体验~
想了解更多看牙细节?或者想知道吴昌卫口腔的具体位置和预约方式?点击页面下方“询问”按钮,就能直接和诊所工作人员对话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