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天,我站在公司茶水间镜子前,又一次无意识抿住嘴——这个动作我做了整整十年。
因为牙齿歪、门牙有缝,从小到大我
怕被人说“笑起来奇怪”,拍照永远抿嘴,和客户谈合作时连递名片都要调整角度,生怕对方注意到我参差不齐的牙。
直到近段日子,在朋友的“连拖带拽”下走进西安瑞秦口腔,我才发现:原来牙齿问题,真的能被温柔解决。
一、“再拖下去,你的咬合会更差”:我是怎么盯上瑞秦的?
故事得从半年前说起。
那天和大学室友小芸吃饭,她盯着我抿嘴笑的样子突然叹气:“你这牙得整整了,我上周刚在瑞秦种完牙,医生说你这种情况正畸能改善。”我心头一动——其实我早有整牙念头,只是之前查了几家大医院,要么排队3个月,要么方案太“流水线”,听说还要拔牙,吓得我一直拖着。
小芸像是看穿了我的犹豫:“瑞秦在高新这边开了五六年,我爸之前在那做过根管,医生说话特实在,不会乱推销。
你先去拍个片,听听方案再决定?”抱着“就当做个检查”的心态,我查了瑞秦的位置——在科技六路的社区底商,门头不大但干净,门口摆着绿植,和那些装修浮夸的口腔机构完全不一样。
头一次面诊是个周二下午,前台小姐姐递来温热的柠檬水,登记信息时还问我“平时喝咖啡多吗?牙齿敏感吗?”这种细节让我放松不少。
接诊我的是正畸科的王琳医生,她先让我做了口扫——不是传统的咬模,而是一个小探头在嘴里转,3分钟就生成了3D牙齿模型。
屏幕上,我的牙齿像被“拆了一层滤镜”:上牙前突,下牙拥挤,门牙中间还有2mm的缝,王医生指着模型说:“你现在咬合有点深,后牙磨耗已经开始了,再拖下去关节可能出问题。”
我倒吸一口气:“必须拔牙吗?”王医生摇头:“你的牙弓比较窄,扩弓+片切就能腾出空间,不用拔牙。
但需要打两颗骨钉,调整前牙角度。”她打开电脑,给我看了几个类似术例(现在得说网友分享了):有个姑娘和我情况差不多,矫正1年半,牙缝闭合,侧面从“凸嘴”变“直面”。
更让我安心的是,她没有急着让我交钱,反而说:“你可以再对比两家,明天把方案发到你手机,有问题随时联系。”
二、躺在牙椅上的2小时:原来整牙可以“不疼不慌”
回家后我翻了三天攻略:查王医生的资质(西安交大口腔硕士,从业12年),看大众点评的评价(90%都是“医生耐心”“体验舒适”),甚至跑到瑞秦楼下观察——下午3点,陆陆续续有老人带着孩子来看牙,护士扶着行动不便的奶奶上楼,这种“社区感”让我觉得踏实。
决定矫正那天,王医生又和我聊了半小时:“你平时爱喝奶茶,矫正期间要注意清洁,我给你配个冲牙器;骨钉位置在虎牙后面,吃饭不会硌到;复诊频率是6周一次,尽量约工作日下午,避开高峰。”她递来方案单,费用分三期付,没有隐形消费——这和我之前去的某连锁机构完全不同,那家上来就推“隐形矫正套餐”,根本没问我需求。
戴牙套当天,我紧张得手心里全是汗。
护士小姐姐握着我的手说:“王医生手法可轻了,我之前矫正也是找她。”事实证明她没骗我:洗牙、酸蚀、粘托槽,每一步王医生都会提前说“现在有点凉”“咬一下这个棉卷”。
打骨钉时我闭紧眼睛,结果只感觉“叮”的一声,像被蚂蚁咬了下,完全不疼。
然后照镜子,金属托槽是那种细细的“自锁款”,王医生说:“这种摩擦力小,复诊间隔能延长,你上班忙,省得总请假。”
三、从“牙套丑”到“牙套香”:180天里的那些小确幸
前三天是更难熬的。
牙齿酸得咬不动苹果,只能喝小米粥;说话漏风,同事开玩笑:“你这是要变‘铁齿铜牙纪晓岚’?”我躲在卫生间哭了一场,给王医生发消息:“后悔了,能不能摘了?”她秒回语音:“我理解你现在的难受,但这是牙齿在移动的信号。
明天来诊所,给你调下调头,再教你用咬胶。”
第二天到店,王医生用小钳子微调了钢丝,又递来粉色咬胶:“每天咬10分钟,能让托槽更贴合。
对了,我让护士给你拿了正畸蜡,磨嘴的时候贴一点。”这些小细节像颗定心丸——原来整牙不是“交钱后就不管了”,而是有医生全程托底。
一个月后,牙缝开始收窄;三个月,下牙排列整齐;半年,侧面轮廓明显变柔和。
更惊喜的是上次同学聚会,有人说:“你是不是瘦了?脸变尖了!”我捂着嘴笑:“哪是瘦了,是牙收进去了。”现在我每天早晚用冲牙器,饭后用牙线,连妈妈都吐槽:“你比我还讲究。”
四、“医生,我想请你喝杯咖啡”: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度
矫正期间,我慢慢读懂了瑞秦的“特别”。
王医生的诊室挂着患者送的锦旗,更显眼的那面写着“医者仁心,妙手回春”,是一位70岁的爷爷送的——他在瑞秦种了全口牙,现在能啃玉米了。
前台小姐姐记得我不爱喝甜饮,每次都备着菊花茶;拍X光时,护士会给我围上铅衣,还贴心地说:“射线量比手机还小,别怕。”
有次复诊赶上暴雨,我到店时浑身湿透。
王医生让护士拿了干毛巾,又泡了姜茶:“今天不着急调钢丝,先暖暖身子。”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为什么小芸和她爸爸都成了瑞秦的“老顾客”——这里的医生不只是“做项目”,而是把每个患者当朋友。
五、写在然后:整牙不是“变漂亮手术”,是和自己和解的开始
现在我矫正18个月了,下个月就能摘牙套。
昨天王医生给我看了对比图:原来歪扭的牙齿像排好队的士兵,门牙缝不见了,侧面线条从“月亮脸”变成“鹅蛋脸”。
更重要的是,我终于敢在会议上举手发言,敢和客户笑着碰杯,敢在朋友圈发露齿照——那些因为牙齿自卑的日子,真的过去了。
如果你也和曾经的我一样,因为牙齿问题不敢笑、不敢说话,我想告诉你:整牙没有“更佳年龄”,只有“想改变的决心”。
瑞秦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机构,但这里有耐心听你说话的医生,有把细节做到极致的服务,有让你放下焦虑的温度。
想了解瑞秦口腔的更多细节?点击评论区置顶链接就能获取医生排班表和项目报价~ 毕竟牙齿是陪我们一辈子的“伙伴”,选对地方,才能安心变漂亮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