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棠,一个普通的西安上班族。从前总被同事说“笑起来好看但总遮嘴”,其实是因为牙齿歪得离谱——上排牙像挤公交的人,下排牙又有颗“小捣蛋”凸出来,说话漏风、吃坚果塞牙更是家常便饭。近段日子终于狠下心要解决这个问题,前前后后跑了8家口腔机构,然后选了碑林的闫欣口腔。现在摘牙套3个月,我敢在地铁里大笑,敢啃玉米棒子,这篇文章就聊聊我的“战牙”全程。
一、术前:从“不敢看牙”到“锁定闫欣”
我对看牙的恐惧,源于18岁拔智齿的经历——当时医生动作又快又猛,麻药没打够,疼得我眼泪砸在治疗台上。后来哪怕牙齿敏感得喝凉水都抽抽,我也硬扛着,直到去年同学聚会被闺蜜吐槽:“你笑起来像在憋喷嚏,累不累啊?”
回家翻了半宿小红书,刷到好几个本地姐妹推荐闫欣口腔,说“医生像朋友一样聊天”“矫正方案能细化到每颗牙”。刚好闺蜜的表姐在那做过种植牙,说“种完第二天就能啃排骨”,我半信半疑地约了面诊。
面诊那天是个周六,诊所就在碑林区友谊东路上,门口有棵老槐树,树荫下停着几辆电动车,不像大医院那样冷冰冰。前台小姐姐递了杯温热的大麦茶,说“李医生还在给上一位患者调整保持器,您先看看病例本?”
病例本里的对比图让我心跳加速——有个姑娘矫正前牙齿重度拥挤,矫正后牙弓线条流畅得像画出来的;还有位叔叔种了颗后槽牙,吃饭咬合力和真牙几乎没差别。正翻着,穿白大褂的李医生走过来,笑眼弯弯:“小棠是吧?我先看看你的牙齿情况?”
检查过程比我想象中温柔。李医生先让我躺上牙椅,调暗灯光,用一次性口镜轻轻撑开我的嘴唇:“别急,咱们慢慢来。”然后是拍CT、取模,全程跟我解释:“你这属于牙性前突,牙槽骨条件不错,矫正的话可以不拔牙,用隐形牙套,对日常生活影响小。”
我犹豫:“隐形牙套是不是结果慢?”李医生调出我的3D矫正模拟动画,放大给我看:“你看,每一步移动都是电脑模拟的,预计18个月就能排齐,和传统钢牙时间差不多,但更舒服。”
那天聊了快1小时,李医生没催过一次,连我问“喝咖啡会不会染牙套”这种细节都认真答:“建议用吸管,喝完漱口,定期用清洁片泡,没问题的。”对比之前去过的机构——有的医生看两分钟就说“必须拔牙”,有的只推更贵的套餐,闫欣的“慢”反而让我踏实了。
二、术中:“疼吗?手捏我袖子”
交完钱、取完更终模,等了两周,我的头一副隐形牙套到了。李医生特意打电话提醒:“戴牙套前两小时吃片布洛芬,刚开始可能有点酸。”
头一次戴是个周三下午。进诊室时,李医生正在给小朋友涂氟,小朋友紧张得攥着妈妈的手,李医生变魔术似的掏出个卡通牙镜:“咱们看看小牙齿今天有没有偷偷吃糖?”小朋友立刻笑了。
轮到我,李医生把牙套放在温水里泡了30秒:“温的更贴合,减少异物感。”然后教我怎么从后槽牙开始压,“别用蛮力,慢慢来,像给牙齿穿小衣服。”
刚开始5分钟,牙齿酸胀感像被人轻轻攥住,李医生坐在旁边,手机定了10分钟的闹钟:“前三天每天戴20小时,适应了再加到22小时。有任何不舒服随时联系我,微信24小时都在。”
中间有次换***2副牙套时,我半夜疼醒,抱着手机犹豫要不要发消息。结果早上7点就收到李医生回复:“是不是后槽牙特别酸?这是正常的,说明牙齿在移动。今天吃点软面条,晚上用咬胶多咬咬,明天就好多了~”
更让我意外的是复诊。之前听说矫正复诊要等半小时,闫欣的诊室却安排得很紧凑。有次我迟到10分钟,李医生还笑着说:“路上堵车了?我让助理给你留了杯酸梅汤,降降暑。”
三、术后:“原来牙齿整齐是这种感觉”
戴到第6副牙套时,我发现下排更凸的那颗牙往里收了2毫米——对着镜子用尺子量的,虽然家人说“看不出变化”,但我知道,希望来了。
***2副时,朋友约我吃火锅,我啃了半根鸭肠,突然反应过来:“哎?以前塞牙的位置没塞!”兴奋得当场拍了张牙齿特写发朋友圈,配文:“牙套女孩的快乐谁懂啊!”
到***8副,李医生指着CT片说:“看,中线对齐了,牙弓弧度也漂亮。”摘牙套那天,我对着镜子反复摸牙齿——从歪歪扭扭到整整齐齐,像拆盲盒拆到了隐藏款。
现在戴保持器3个月,我养成了新习惯:每天早晚用牙线,定期用冲牙器,连妈妈都跟着我买了一套。上次家庭聚餐,姑姑盯着我笑:“小棠这牙整得,比明星还齐!”
对了,之前提过的闺蜜表姐,她去年在闫欣种了颗后槽牙。据她说,手术是李医生的搭档王医生做的,用的是小切口精细操作,缝了两针,当天就能吃流食,“现在啃大骨头一点不软”。我问她疼不疼,她翻着白眼说:“打麻药像被蚊子叮,种的时候一点感觉没有,王医生还问我要不要听音乐。”
四、想对犹豫的你说
有人问我:“闫欣是不是特别贵?”其实我对比过,隐形矫正的价格和同级别机构差不多,但服务细节更打动人——比如每次复诊前助理会发提醒短信,内容包括“今天可能下雨,带把伞”;比如矫正期间送了我3盒咬胶、2瓶清洁片;比如李医生会把我的矫正进度做成表格,贴在诊室墙上,说“看着你变漂亮,我也有成就感”。
也有人担心“小诊所技术不行”。闫欣虽然不是大医院,但李医生有12年矫正经验,诊室里挂着隐适美医师的证书,病例本里的患者从8岁小孩到50岁阿姨都有。王医生种牙时用的是3D导板,我去表姐复诊时看过,电脑上能精细到0.1毫米的位置。
现在的我,早上刷牙会对着镜子笑,喝奶茶不用吸管(虽然李医生说“偶尔用用没事”),拍证件照终于敢选“露齿笑”。如果问我后不后悔选闫欣,我想说:“后悔没早来——多受了5年牙齿不齐的委屈。”
想了解更多看牙细节?点击主页私信或评论区留言,关于矫正方案选择、医生风格、价格对比,我知道的都告诉你~ 毕竟,变漂亮的路上,谁不想少走点弯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