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牙二期基台埋入牙龈下怎么办?无需焦虑!医生会这样处理,不耽误戴冠进度,附术后护理建议!

口腔整形2025-10-25 09:54

种植牙二期手术中,基台意外埋入牙龈下是部分患者会遇到的“小插曲”。据临床统计,约3%-5%的种植病例在二期手术时因牙龈覆盖过厚、基台型号不匹配或操作误差导致基台部分或完全埋入牙龈组织。这一情况虽不常见,却容易引发患者焦虑:是否需要重新手术?戴冠时间是否会推迟?

种植牙卡通参考图

一、基台埋入牙龈下的原因

了解“元凶”才能精密应对

1. 牙龈软组织过厚:解剖结构的“天然屏障”

部分患者天生牙龈组织较厚(如厚龈生物型),或因一期手术后瘢痕增生导致牙龈覆盖过多。临床中,厚龈型患者二期手术时基台被埋入的概率是薄龈型的2.3倍。例如,某患者因牙龈厚度达4mm(正常为2-3mm),二期手术时医生需额外切开牙龈才能暴露基台。

2. 基台型号不匹配:机械连接的“隐形杀手”

基台与种植体连接部的直径、高度若与种植系统不匹配(如选用通用基台替代原厂基台),可能导致基台无法完全突出牙龈。某术例中,医生因误用直径小0.5mm的通用基台,导致基台顶部被牙龈完全覆盖,需更换原厂基台重新手术。

3. 手术操作误差:细节决定成败

二期手术中,若医生未充分去除覆盖基台的软组织,或切开牙龈时方向偏移,可能导致基台埋入。例如,某医生在切开牙龈时未沿种植体长轴方向,导致基台被偏移的牙龈组织包裹。

种植牙和健康牙对比

二、医生处理方案

分步操作,确保基台精密暴露

1. 头一步:多方面评估,制定个性化方案

医生会通过三步检查法确定处理策略:

口腔视诊:观察牙龈覆盖范围、颜色及质地。若牙龈呈暗红色且按压出血,可能提示感染,需可靠行局部冲洗上药。

X线/CBCT检查:确认基台位置、种植体骨结合状态及周围骨量。若影像学显示基台倾斜>5°,需调整角度后重新暴露。

探针检查:用专用种植体探针轻触基台顶部,判断埋入深度。若基台顶部完全被软组织覆盖,需进行牙龈切开;若仅部分覆盖,可尝试用牙龈修整器调整。

2. 第二步:根据埋入程度选择处理方式

情况1:基台顶部部分暴露,牙龈覆盖<1mm

操作:医生用牙龈修整器(如Gracey刮治器)轻柔去除覆盖的牙龈组织,暴露基台顶部。此过程无需麻醉,患者仅感轻微酸胀。

术例:某患者因牙龈轻微增生导致基台顶部被覆盖0.5mm,医生用修整器处理后,基台完全暴露,当天即可取模制作牙冠。

优势:创伤小、修养快,不影响戴冠进度。

种植牙单颗漫画示意图

情况2:基台顶部完全埋入,牙龈覆盖>1mm

操作:

局部麻醉:在覆盖基台的牙龈区域注射利多卡因,确保患者不痛。

牙龈切开:用15号手术刀沿种植体长轴方向做“H”形或“十”字形切开,暴露基台顶部。

基台调整:若基台因角度偏移导致埋入,需用基台扳手调整角度至与种植体长轴一致。

缝合:用可吸收缝线(如Vicryl 4-0)缝合牙龈切口,避免术后出血。

术例:某患者因基台角度偏移3°导致完全埋入,医生调整角度并缝合后,1周后牙龈愈合良好,顺利取模。

注意事项:术后需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连服3天)预防感染。

情况3:基台与种植体连接松动,导致埋入

操作:

取出基台:用基台取下器逆时针旋转取出基台。

检查种植体:用探针检查种植体内部螺纹是否完整。若螺纹磨损,需更换种植体或使用修复螺丝固定。

重新安装基台:选择与种植体匹配的新基台,用扭矩控制器拧紧至标准值(如Straumann系统为35Ncm)。

术例:某患者因基台螺丝松动导致埋入,医生重新安装后,建议3个月内避免用该侧咀嚼硬物,随访1年未再脱落。

风险:若种植体内部螺纹损坏,需额外进行螺纹修复手术,费用增加2000-5000元。

不同种植牙方式图示

三、术后护理:7天关键期,加速愈合不感染

1. 术后24小时:止血+冷敷,减轻肿胀

止血:术后咬住无菌棉球30分钟,若仍有出血,可更换棉球并轻压止血。

冷敷:用冰袋(裹毛巾)敷于术侧面部,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减轻肿胀。

饮食:术后2小时内禁食,2小时后可进温凉流食(如米汤、果汁),避免热食刺激伤口。

2. 术后1-3天:口腔清洁+药物预防

清洁:用软毛牙刷轻刷非术区牙齿,术区用生理盐水或氯己定含漱液(如0.12%氯己定)每日3次,每次1分钟。

药物: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500mg,每日3次)及止痛药(如布洛芬200mg,每日2次,按需服用)。

术例:某患者未按时服用抗生素,术后3天出现术区红肿、疼痛,诊断为轻度感染,经局部冲洗上药后好转。

美国杰美种植牙种植牙

3. 术后4-7天:逐步改善饮食+避免刺激

饮食:从流食过渡到软食(如鸡蛋羹、面条),避免用术侧咀嚼硬物(如坚果、螃蟹壳)。

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如跑步、游泳),防止伤口出血。

复查:术后7天复诊,医生检查牙龈愈合情况,拆除缝线(若使用可吸收缝线则无需拆除)。

4. 长期护理:预防基台再次埋入

定期清洁:使用单束牙刷清洁基台边缘,配合种植体专用牙线(如Glide牙线)清理牙缝。

定期复诊:每6个月复诊,医生检查基台稳定性、牙龈健康及咬合关系。

咬合调整:若发现牙冠早接触或咬合过高,及时调磨,避免基台因侧向力过大而松动。

美国Zimmer种植牙

四、预防措施:从源头降低埋入风险

1. 选择正规机构与经验充足的医生

二期手术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需熟悉种植系统参数(如基台型号、扭矩值)及解剖结构。某调研显示,在非正规机构进行二期手术的患者中,基台埋入的发生率是正规机构的3.2倍。

2. 术前评估牙龈生物型

厚龈型患者二期手术时,医生可提前采用牙龈环切术或激光去薄术,减少牙龈覆盖。例如,某厚龈型患者术前接受激光去薄术,二期手术时基台完全暴露,无需额外处理。

3. 选用原厂基台

原厂基台与种植体的匹配度更高,可降低因型号不匹配导致的埋入风险。某术例中,医生误用通用基台导致埋入,更换原厂基台后问题解决。

4. 术后严格护理

遵循术后护理建议,避免术区感染导致牙龈增生。某患者因未按时清洁术区,术后2周牙龈过度增生覆盖基台,需二次手术处理。

种植牙素材

五、医师提醒:戴冠进度通常不受影响

基台埋入处理后,只要种植体稳定、基台位置正确,戴冠进度通常不会推迟。医生会在基台完全暴露且牙龈愈合良好后取模制作牙冠,整个过程约增加1-2周时间(相比正常二期手术)。某临床统计显示,95%的基台埋入病例在处理后2周内顺利完成戴冠。

结语:种牙二期基台埋入牙龈下虽是“小插曲”,但通过医生精密处理与患者术后严格护理,可快速改善并顺利完成修复。记住:选择正规机构、遵循医嘱、定期维护,是支持种植牙长期成功的关键!一颗稳固的种植牙,值得您与医生共同守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