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十年的决定
“都这个年纪了,还折腾牙齿干嘛?”
这是37岁的我站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参差不齐的牙齿时,更常听到的一句话。
从27岁头一次萌生矫正牙齿的念头,到37岁终于下定决心,整整十年间,我经历了无数次犹豫和退缩。
我的牙齿问题不算特别严峻,但上排两颗门牙明显突出,下排牙齿拥挤不齐。
年轻时觉得这是“特色”,甚至有人夸我“虎牙可爱”。
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问题带来的困扰越来越多——拍照时总是不自觉抿嘴,开会发言时担心别人盯着我的牙齿看,甚至吃某些食物都会卡在牙缝里。
大龄整牙的三大顾虑
决定矫正前,我几乎翻遍了所有能找到的资料,也询问了多位牙医。
总结下来,大龄整牙主要有三大顾虑:
时间成本:
成年人矫正通常需要2-3年,比青少年时间长很多。
这意味着要戴着牙套度过人生中相当长的一段时光。
美观问题:
传统金属牙套在职场环境中确实会引人注目,尤其对于需要频繁见客户的工作来说,可能会影响头一印象。
健康风险:
成年人牙槽骨已经定型,移动牙齿会不会导致牙齿松动?矫正后会不会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
这些顾虑让我一度想要放弃,直到遇到一位40多岁才开始矫正的朋友。
她告诉我:“与其花十年纠结,不如花两年改变。
我现在然后悔的不是戴牙套,而是没有早点戴。”
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正方式
经过多方比较,我更终选择了陶瓷托槽矫正。
相比传统金属牙套,陶瓷托槽颜色接近牙齿本色,远看不太明显;
而相比隐形矫正,它的矫正力度更强,适合我这种需要较大调整的情况。
记得头一次戴上牙套的那天,我对着镜子看了好久。
虽然有些不习惯,但心里更多的是期待。
牙医告诉我,成年人矫正要有耐心,每个月只能移动1毫米左右,急不得。
矫正过程中的酸甜苦辣
头一个月:
是更难熬的。
牙齿酸软到连面包都咬不动,只能喝粥和吃软烂的食物。
托槽经常磨破口腔内壁,说话时都能感觉到异物感。
有次重要会议前,我甚至因为口腔溃疡而紧张到失眠。
第三个月:
开始逐渐适应。
牙齿已经能看到微小变化,这给了我非常大鼓励。
我养成了随身携带牙缝刷和正畸蜡的习惯,办公室抽屉里也备着各种口腔护理用品。
半年后:
变化已经相当明显。
突出的门牙开始回收,下排牙齿的拥挤状况改善很多。
更让我惊喜的是,矫正后我的咬合关系变好了,之前经常出现的颞下颌关节不适竟然消失了!
大龄矫正的意外收获
除了牙齿变整齐,矫正过程还给我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改变:
口腔卫生习惯多方面提升:
为了不让食物残渣卡在牙套里,我养成了餐后立即刷牙的习惯,还懂得了使用牙线和水牙线。
两年下来,连牙医都夸我的牙龈状态比矫正前更健康了。
饮食习惯变得更健康:
因为不能吃太硬太黏的食物,我戒掉了坚果、口香糖等零食,含糖饮料也喝得少了。
不知不觉中体重还轻了几斤。
心态更加年轻:
37岁选择改变自己,这件事本身给了我非常大信心。
我开始尝试其他一直想做但没勇气做的事,比如学游泳、报绘画班。
给大龄整牙者的实用建议
经过两年三个月的矫正,我终于摘掉了牙套。
回顾这段经历,想给同样考虑大龄整牙的朋友几点建议:
选择经验充足的正畸医生:
成年人的牙齿移动更复杂,医生的经验和技术至关重要。
不要只看价格,多比较几位医生的方案。
做好心理准备:
矫正过程中会有不适期,也可能遇到同事朋友的疑问。
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才能坚持下去。
重视保持器阶段:
摘掉牙套后要戴保持器,这是防止反弹的关键。
很多成年人矫正后反弹,就是因为没有认真戴保持器。
合理安排时间:
矫正期间需要频繁复诊,提前规划好工作时间,确保能按时就诊。
37岁矫正,我后悔了吗?
现在,距离摘掉牙套已经过去半年。
每当有人问我“37岁矫正值不值得”,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说:值得!
虽然过程不轻松,但看到镜子里整齐的牙齿,那种满足感无法形容。
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让我明白,改变永远不会太晚。
与其花时间纠结“现在做还来不来得及”,不如问问自己“如果现在不做,五年后会不会后悔”。
牙齿矫正不只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口腔健康和自信的生活态度。
如果你也在犹豫,不妨先去做个详细检查,听听可靠建议。
也许两年后的你,会感谢现在做出决定的自己。
记住,更好的矫正时间除了十年前,就是现在。
预测2026年牙齿矫正价格
传统矫正:
传统金属钢牙套矫正价格10000元起
半隐形矫正:
半隐形陶瓷托槽矫正牙齿价格17000元起
全隐形矫正:
正雅全隐形矫正牙齿价格18000元起
隐适美igo隐形矫正价格26800元起
美国隐适美隐形矫正价格32000元起
时代天使隐形矫正价格28000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