龈下刮治逐渐成为许多人改善牙周问题的选择。然而,网络上却充斥着 “龈下刮治后悔一辈子” 这样的言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今天,就让我们深入探究一下龈下刮治的方方面面。
龈下刮治的 “真面目”
龈下刮治主要针对牙周病患者,尤其是龈下牙石较重的情况。它是使用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位于牙周袋内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以此来改善牙周炎,维护牙周健康。可以说,龈下刮治是牙周炎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当我们的牙齿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口臭等症状时,很可能是牙周炎在作祟。而龈下刮治能够去除引发炎症的 “罪魁祸首”—— 龈下牙石和菌斑,减少炎症,促进牙周组织的健康。不过,并非所有情况都需要做龈下刮治。如果只是单纯的牙龈炎,通过基础的洗牙治疗,也就是龈上洁治,再配合上药,通常就能缓解病情。此时若盲目进行龈下刮治,反而可能破坏牙龈与牙齿的附着关系,不利于口腔健康。
后悔的 “导火索”
不少人在做完龈下刮治后表示后悔,这背后存在多种原因。
治疗疼痛难忍
龈下刮治过程中,器械需深入牙龈下方操作,会对牙周组织造成一定创伤,从而引发疼痛。特别是牙周炎症较重、组织较为脆弱时,疼痛可能更为明显。对于一些抗麻药体质且对疼痛敏感的人来说,这种疼痛简直难以忍受。有患者就曾表示,自己做全口牙周刮治时,即便打了比一般人多一倍的局麻药物,还是疼得眼泪直流,后悔自己选择了做这个治疗。
牙齿敏感加重
刮治后,牙根表面的牙结石被去除,原本被牙结石覆盖的牙本质小管暴露出来。当受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外界刺激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至牙髓,就会引发敏感症状。多次刮治可能使牙本质小管暴露程度增加,敏感症状加剧。有些患者在做完龈下刮治后,连喝口凉水都觉得牙齿酸痛,这也让他们对龈下刮治产生了后悔情绪。
牙龈萎缩担忧
在进行龈下刮治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损伤牙龈组织,导致牙龈退缩。另外,牙周炎本身会破坏牙周支持组织,随着病情发展,牙龈萎缩是疾病进展的结果,但患者可能将其归咎于刮治。多次刮治若没有把握好治疗深度和范围,也可能加重牙龈萎缩的观感。
龈下刮治的 “正确打开方式”
虽然有部分人后悔做了龈下刮治,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的治疗作用。只要做好以下几点,龈下刮治还是可以取得良好结果的。
严格把握适应症
患者一定要听从牙科医生的意见。如果只是轻微的牙龈炎或者本身凝血功能不好,医生通常是不建议做龈下刮治的。就医时,患者要将自身情况详细告知医生,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适合的诊疗方案。
选择正规医疗机构
龈下刮治属于有创治疗,过程中会出血。若在卫生不合格的牙科诊所进行,使用的器械消毒灭菌不达标,细菌等有害物质容易对创口造成感染,不仅牙周病没治好,还可能出现伤口发炎、脓肿等问题。所以,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口腔专科医院,那里医生的技术和环境都更可靠。
做好术前术后护理
术前要进行多方位口腔检查,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全身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服用抗凝药或其他影响出血的药物。如果有牙周病症状,如牙龈肿痛、刷牙出血等,应提前说明。治疗前避免吃过于油腻或辛辣食物,治疗当天尽量空腹或轻食。术后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如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温和的含漱液,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
总结与建议
龈下刮治本身是一种有效的牙周病治疗方法,但后悔做这个治疗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其原因主要在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牙齿敏感加重以及牙龈萎缩等问题。为了避免后悔,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龈下刮治时,要充分了解其利弊,严格把握适应症,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并做好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如果在治疗后出现不适,应及时与医生沟通,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帮助患者缓解不适,提升牙周健康状况。希望大家都能重视口腔健康,理性对待龈下刮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