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镶牙200块,医院修复3万起!这钱是省了还是打水漂?”上周,社区王阿姨举着假牙在楼下吐槽,隔壁李大爷凑过来直拍大腿:“我当年也上过当!现在咬口苹果都硌得牙根疼!”地摊镶牙的“低价诱惑”,到底坑了多少人?
一、200元起地摊牙:图便宜吃大亏,牙龈溃烂才知痛
“就图个方便,谁知道摊主拿个铁丝一绑,糊点粉红色胶水,10分钟就‘装’好了!”58岁的刘叔说起三年前的经历,直拍脑门。那时他缺了颗后牙,看到公园门口“镶牙200,当场戴走”的招牌,咬咬牙就坐上了小马扎。
可刚戴三天,牙龈就肿得像塞了颗红枣,咬豆腐都出血。摊主却满不在乎:“适应适应就好了!”结果半年后,假牙边缘的胶水开始脱落,食物残渣全卡在牙缝里,连带着相邻的两颗好牙也蛀了。更糟的是,去年体检时医生发现,他牙龈萎缩得出色,牙槽骨都吸收了——这颗“200元起假牙”,成了口腔的“定时炸弹”!
地摊牙的“低价陷阱”:摊主用的自凝塑料,本是牙科临时修复的“备胎”,正规用途是做个3-7天的临时牙冠。可地摊上,它被当成了“主力军”,没消毒、没调磨,甚至用生锈的锉刀直接磨牙。卫健委备案信息显示,自凝塑料长期刺激牙龈,会导致化学性灼伤,引发红肿、溃烂,甚至增加口腔癌风险。
二、3万纯钛牙:贵有贵的道理,咬苹果都带劲
“现在这口牙,啃排骨都不带怕的!”62岁的张阿姨摸着嘴里“亮晶晶”的假牙,笑得合不拢嘴。她缺了3颗后牙,之前在地摊镶过“铁丝牙”,结果牙龈反复发炎,连饭都吃不下。去年女儿硬拉着她去了市口腔医院,医生建议做纯钛种植牙。
“纯钛是啥?比铁还金贵?”张阿姨一开始直犯嘀咕。医生耐心解释:“纯钛是医用级材料,生物相容性好,不会刺激牙龈,而且轻便结实,能用20年以上。”手术那天,医生先在牙槽骨上打了种植体,等了3个月等骨结合,又装了基台和牙冠。整个过程虽然花了3万,但张阿姨说:“这钱花得值!现在吃嘛嘛香,连女儿都说我气色好了。”
正规修复的“贵价逻辑”:纯钛种植牙为啥贵?一是材料成本高——医用纯钛要经过高温锻造、精密加工,确保无杂质、无过敏;二是技术门槛高——从CT扫描、3D建模到手术植入,每个环节都得专科医生操作;三是长期效益好——正规修复的假牙,边缘密合、咬合精细,能减少食物嵌塞,保护剩余牙齿,相当于给口腔买了份“长期保险”。
三、价格差150倍:差的不是钱,是健康底线
“地摊牙200,医院牙3万,这差价能买150斤猪肉!”网友小李的调侃,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可这150倍的差价,差的真是钱吗?
地摊牙的“隐性成本”:表面看省了29800元起,实则埋了颗“健康雷”。牙龈萎缩、邻牙蛀坏、牙槽骨吸收……这些后续治疗,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更别说地摊摊主没资质、没消毒,乙肝、丙肝病毒可能通过器械“组团”入侵口腔。卫健委官网数据显示,近三年因非法镶牙引发的口腔感染病例,年均增长12%。
正规修复的“长期价值”:3万块的纯钛牙,相当于给口腔买了份“长期保险”。它不会像地摊牙那样边缘粗糙、刺激牙龈;不会像铁丝牙那样破坏咬合、导致邻牙移位;更不会像劣质树脂那样释放有害物质,威胁全身健康。网友反馈:“正规修复的假牙,戴5年都没问题,算下来每天不到2块钱,比地摊牙划算多了!”
四、选修复别犯懒:3招避开“地摊坑”
“现在知道怕了?早干嘛去了!”社区医生李主管拍着刘叔的肩膀打趣。他总结了3招避坑指南:
看资质:正规口腔医院必须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生得有《医师资格证》和《医师执业证》。地摊摊主连健康证都没有,更别说专科资质了。
查材料:纯钛、氧化锆这些医用材料,包装上必须有“医疗器械注册证号”,扫码能查真伪。地摊用的自凝塑料、工业树脂,包装上连生产日期都没有。
问售后:正规医院会提供5年以上的质保,假牙脱落、松动都能免费调整。地摊摊主今天摆摊明天跑,出了问题连人都找不到。
“牙是自己的,疼起来可没人替!”刘叔摸着现在健康的牙龈,直感慨:“早知道这200块是打水漂,当初就该咬咬牙去正规医院!”
互动时间:你身边有人上过地摊镶牙的当吗?或者你选修复时踩过哪些坑?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避开“低价陷阱”,守护好自己的“一口好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