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院长,我这牙槽骨薄得像张纸,真能种牙?"
"别慌,穿颧种植术就是给骨头'搭桥'的。"
"当天就能戴牙?不会啃个苹果都掉吧?"
"啃排骨都没问题,不信你试试?"
上个月在南京西路啃糖炒栗子,门牙"咔嚓"裂了半截。对着镜子一照,好家伙,下排牙只剩三颗"孤军奋战",牙槽骨更是薄得能透光。跑了两家诊所,医生都摇头:"骨头条件太差,得先植骨,等半年再说。"直到朋友按头安利上海城本口腔的程勇院长,说他是"骨头再薄也能种出牙"的狠人。
一、牙槽骨薄得像纸片?程院长说"穿颧种植"能救场
"您这牙槽骨高度只有3毫米,正常得8毫米才能种。"程院长指着CT片,我差点把茶杯打翻——这骨头薄得,怕不是拿筷子戳都能戳穿?
"但您颧骨条件好,可以用穿颧种植术。"他调出3D模型,"把种植体从牙龈穿进去,直接锚定在颧骨上,就像在悬崖边搭了座桥。"
我摸着下巴直犯嘀咕:"这听着像'高空作业',可靠吗?"
"十几年了,上海就我们和九 院能做。"程院长笑着翻出病例本,"看这个阿姨,牙槽骨比您还薄,穿颧种植后吃了三年硬菜,牙都没晃过。"
翻到术前术后对比图时,我倒吸一口凉气——术前照片里,阿姨咧嘴笑时牙龈缩得像老太太;术后照片里,牙齿排得整整齐齐,啃苹果的样子比我还生猛。
二、手术台像"战场"?40分钟种完4颗牙,醒来就戴临时牙
"躺上去别紧张,我们打的是'温柔麻醉'。"护士给我盖好无菌布时,我手心全是汗——毕竟要在脸上"打洞",换谁都得怵。
程院长戴着放大镜上场,先在牙龈上画了几个红点:"这是种植体的位置,误差不超过0.1毫米。"接着拿起比圆珠笔还细的钻头,"滋滋"声里,我闻到一股焦糊味——原来是钻头在骨头上打磨。
"头一颗穿颧成功!"突然听到他喊,我刚想张嘴问,又被按住:"别动,还有三颗。"整个过程像在组装精密仪器,钻头换了好几种型号,然后听到"咔嗒"一声,程院长松了口气:"四颗都种好了,40分钟搞定。"
醒来时,嘴里已经戴上了临时牙冠。护士递来镜子,我差点哭出来——下排牙终于不是"三缺一",笑起来时牙龈也不再缩成一条线。
三、当天就能啃排骨?临时牙比真牙还"抗造"
"现在咬个苹果试试?"程院长递来洗好的苹果,我犹豫着咬了一小口——"咔嚓",苹果应声而裂,牙冠稳稳当当。
"穿颧种植的强之处就在这。"他指着我的CT片,"种植体直接连到颧骨,咬合力是普通种植牙的两倍。临时牙冠用的是高强度树脂,啃排骨都没问题。"
回家路上,我特意绕去菜场买了斤糖醋排骨。咬下头一口时,排骨肉在嘴里化开,种植牙和真牙几乎没区别——要是以前,这三颗"摇摇欲坠"的老牙,怕是连豆腐都咬不动。
"妈,您这牙哪做的?"第二天女儿视频时,盯着我的牙直喊神奇,"看着比我的烤瓷牙还自然!"
四、三个月后"验收成果":啃螃蟹、嚼甘蔗,牙稳得像"钉子户"
三个月后复查,程院长拿着探针敲了敲种植牙:"骨结合得非常好,可以换长久牙冠了。"
我摸着牙龈上的小凸起——那里是种植体的"尾巴",现在摸起来已经和骨头融为一体。"近期吃了啥硬货?"他笑着问。
"上周啃了大闸蟹,昨天嚼了甘蔗!"我得意地晃了晃脑袋,"以前吃这些得用剪刀剪碎,现在直接上牙,爽得很!"
他翻出复查的CT片:"看,种植体周围的骨头还长厚了2毫米,这就是穿颧种植的优势——颧骨血供丰富,骨头长得比普通种植快。"
换上长久牙冠那天,我特意去拍了套艺术照。照片里,我咧嘴大笑的样子被摄影师抓拍下来——那是我二十年来,头一次敢露齿笑。
结尾:种牙不是"受罪",是给晚年"上保险"
现在和朋友聚餐,我再也不用躲着硬菜。上周家庭聚会,八十岁的婆婆啃着酱猪蹄感叹:"我要是早二十年遇到程院长,也不至于戴了十年活动假牙!"
如果你也像我一样,被缺牙、牙槽骨薄困扰;如果你也羡慕别人啃排骨的畅快;如果你也想在晚年吃嘛嘛香——
评论区蹲个"种牙搭子",咱们一起聊聊那些"啃硬货"的快乐!毕竟在上海,能吃会嚼,才是真正的"老克勒"范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