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口牙掉光才配戴假牙?”——这误会可大了!湖州张阿姨近期愁得睡不着:上排牙只剩3颗摇摇欲坠,下排牙倒是“坚守岗位”,可吃饭总漏米粒,说话还漏风。跑了好几家牙科,有的说“全拔了做吸附性义齿”,有的说“保留好牙做活动假牙”,张阿姨直犯嘀咕:“这吸附性义齿到底啥来头?难道非得把所有牙都拔光?”
一、吸附性义齿不是“全口拔牙通行证”!这3类人别急着动刀
“吸附性义齿=全口拔牙?”——错!这锅吸附性义齿可不背!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左翔明确表示:“吸附性义齿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大气压力与口腔黏膜贴合固位,就像章鱼用吸盘黏住礁石,根本不需要拔掉所有牙!”
举个例子:湖州70岁的王大爷,上排牙只剩2颗“老弱病残”,下排牙倒是“身强体壮”。医生用吸附性义齿覆盖下排牙,上排牙做“半口吸附”,既保留了健康牙,又解决了吃饭漏米粒的问题。王大爷乐得合不拢嘴:“现在啃苹果、嚼排骨都不在话下,这假牙比年轻时的真牙还牢靠!”
划重点:如果口腔里还有稳固的健康牙,尤其是前牙区的“门面担当”,医生通常会建议保留!只有当牙齿松动到“风一吹就倒”,或者牙根残留导致反复发炎,才需要考虑拔除。
二、只缺3颗牙能做吸附性义齿吗?这2个条件不达标,劝你别“硬上”
“缺3颗牙=吸附性义齿绝缘体?”——别急着下结论!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头一医院口腔科主管医师李雅冬指出:“吸附性义齿适合全口或半口无牙颌患者,但如果是单颗或多颗牙缺失,得满足2个硬条件,否则容易‘翻车’!”
条件1:牙槽骨得“够厚实”
吸附性义齿需要大面积黏膜贴合才能稳定,就像给墙面贴墙纸,墙面得平整结实。如果缺3颗牙的牙槽骨已经“瘦成一道闪电”,义齿就像贴在豆腐上的胶带,咬口苹果就移位。
湖州35岁的李女士,上排牙缺了3颗,牙槽骨吸收严峻。医生用CBCT一扫,发现骨高度不足5毫米,直接劝退:“你这情况做吸附性义齿,吃饭时义齿会‘跳舞’,不如做种植牙更稳当!”
条件2:剩余牙不能“添乱”
如果缺3颗牙的邻牙有龋齿、牙周炎,或者位置歪斜,做吸附性义齿就像给歪脖子树绑支架,不仅不稳,还可能压坏健康牙。
湖州60岁的陈阿姨,下排牙缺了3颗,但邻牙有重度牙周炎,牙龈红肿得像“小番茄”。医生检查后摇头:“你这邻牙就像‘危房’,做吸附性义齿会加重炎症,不如先治牙周病,再考虑其他修复方案!”
三、吸附性义齿值不值得做?这3个真相你得知道
“吸附性义齿是‘智商税’?”——别被谣言带偏!
网友“湖州老周”的真实反馈很有说服力:“我戴传统假牙10年,吃饭总怕掉,说话也不敢张大嘴。去年换了吸附性义齿,现在啃甘蔗、吃螃蟹都不怕,邻居都说我年轻了10岁!”
真相1:稳定性吊打传统假牙
传统假牙靠卡环或卡槽固定,就像用绳子绑树枝,咬硬物时容易松动。吸附性义齿靠负压吸附,就像用吸盘黏住盘子,咬合力提升50%以上。
湖州某口腔机构的数据显示:吸附性义齿患者中,90%表示“吃饭更香了”,85%认为“说话更清楚了”,只有5%反馈“初期有轻微压迫感,适应后就好了”。
真相2:价格跨度大,别被“天价”吓跑
吸附性义齿的价格就像“盲盒”,从1万元到2万元都有可能。国产材料(如树脂基托)价格亲民,1万元左右就能搞定;进口材料(如钛合金加强网)更耐用,价格可能飙到2万元。
湖州55岁的赵阿姨,选了国产材料做半口吸附性义齿,总共花了1.2万元。她算了一笔账:“以前戴传统假牙,3年就要换一副,每副5000元,10年花了1.5万元。现在这副吸附性义齿能用8-10年,算下来更划算!”
真相3:不是“一劳永逸”,维护得用心
吸附性义齿就像“娇气的小公主”,需要每天清洁、定期复查。湖州某口腔机构的护理指南写得明明白白:
进食后摘下义齿,用软毛刷蘸清水刷洗;
晚上睡觉前摘下,泡在冷水中(别用热水,否则会变形);
每半年找医生检查一次,调整义齿边缘,避免压伤牙龈。
结尾:你的牙,你做主!
吸附性义齿不是“全口拔牙的魔咒”,也不是“单颗缺牙的救星”,它更像一把“双刃剑”——用对了能提升生活质量,用错了可能“花钱买罪受”。
如果你也在为缺牙发愁,不妨先回答这3个问题:
你的牙槽骨够厚实吗?
你的剩余牙健康吗?
你愿意每天花5分钟清洁假牙吗?
要是拿不准,不妨去找专科医生聊聊!毕竟,牙齿是“一辈子的事”,可不能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