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齿被肉包住了”≠“必须拔”。是否拔除要看位置、方向、症状、邻牙关系四大指标。没有疼痛、不发炎、不顶撞邻牙,可长期观察;一旦反复肿痛、龋坏或危及邻牙,越早拔越省心。
一、被肉包住究竟长什么样?
临床称为**“软组织阻生”或“隐匿性智齿”**:牙冠部分或全部被牙龈覆盖,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极易藏匿,引发冠周炎、龋坏甚至邻牙牙根吸收。
二、2025年口腔外科共识:拔不拔的4把尺子
评估维度 | 建议保留 | 建议拔除 |
---|---|---|
位置 | 垂直、有充足萌出空间 | 水平、倒置、低位阻生 |
症状 | 无疼痛、无肿胀史 | 反复冠周炎、夜间痛 |
邻牙关系 | 距离邻牙≥2 mm,无挤压 | 顶撞邻牙或已致邻牙龋坏 |
口腔空间 | 口腔张口度≥35 mm,易清洁 | 盲袋深、刷牙难触及 |
一句话:满足左侧全部条件,可暂缓拔除;出现右侧任一情况,建议手术。
三、真实病例对比
A:观察派
25岁女性,左下智齿垂直位,仅远中被牙龈覆盖,无不适。CBCT示牙根远离神经管。医嘱:每半年拍片+冲牙器清洁,已稳定3年。
B:及时拔派
28岁男性,右下智齿近中阻生,盲袋反复化脓,第二磨牙远中龋坏。拔除后邻牙充填,炎症未再复发。
四、不拔的潜在风险
冠周炎:盲袋细菌滋生,肿痛张口受限,引发颌面部间隙感染。
邻牙龋坏:智齿牙冠顶撞邻牙,形成死角,刷牙无法清洁。
牙根吸收:长期压迫导致邻牙牙根外吸收,需拔除邻牙。
颌骨囊肿:完全骨埋伏智齿可能形成含牙囊肿,需手术刮治。
总结
智齿被肉包住就像一颗**“定时炸弹”**:
不炸——位置正、无炎症、易清洁,可长期共存;
会炸——反复肿痛、龋坏邻牙,越早拔除越省钱省心。
把这篇文章收藏并转发给正在捂脸喊疼的朋友,拍片只需5分钟,别让一颗小智齿拖垮整个口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