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种植牙有什么利弊?老人种牙优缺点告知~

口腔整形2025-07-01 11:18

“老张头,你近期怎么总捂着嘴吃饭?”“唉,缺了颗牙,嚼东西总使不上劲,假牙又老掉,烦得很!”这样的对话在老年群体中并不少见。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咀嚼功能,更关乎营养摄入和社交自信。

如今,种植牙凭借“稳固如真牙”的优势,成为许多老年人的修复优选。但这项技术是否适合所有老人?种牙前必须了解的利弊有哪些?本文结合临床实例与医师建议,为您拆解关键信息。

种植牙不同类型图

一、种植牙的五大核心优势

咀嚼力改善,营养摄入更均衡

“以前吃肉总卡牙,现在啃排骨都没问题!”72岁的王阿姨种植牙后,体重从90斤涨到105斤。种植牙通过钛合金种植体与牙槽骨紧密结合,能改善天然牙80%以上的咀嚼力,帮助老人啃食硬质食物,避免因咀嚼困难导致的营养单一化问题。

保护邻牙,避免“拆东墙补西墙”

传统烤瓷牙需磨削两侧健康牙齿作为支撑,而种植牙是独立修复体。68岁的李伯伯因缺牙做了烤瓷桥,三年后两侧邻牙因过度受力出现松动,更终不得不拔除三颗牙。种植牙则无需损伤邻牙,尤其适合牙周条件较差的老人。

面部轮廓支撑,延缓衰老感

牙齿缺失会导致牙槽骨吸收,面部软组织塌陷,形成“瘪嘴”老态。种植牙通过刺激牙槽骨生长,维持面部高度。75岁的刘奶奶种植全口牙后,嘴角下垂明显改善,女儿直呼“妈妈年轻了十岁”。

种植牙3D模型图

发音清晰,社交更自信

“以前说话总漏风,现在唱歌都敢开口了!”65岁的陈叔叔因前牙缺失长期自卑,种植牙后主动报名社区合唱团。牙齿缺失会影响舌位和气流,导致发音模糊,种植牙可改善正常的发音功能。

长期稳定性高,维护成本低

种植牙5年成功概率达95%以上,若维护得当可长期使用。相比之下,活动假牙需每3-5年更换,且易引发牙龈炎症。虽然单颗种植牙费用较高,但长期来看性价比更优。

种植牙桩体展示

二、种牙前必须警惕的五大风险

骨质疏松增加

“我种了两颗牙,三个月后有一颗松动了。”70岁的赵阿姨因严峻骨质疏松,种植体未能与骨组织良好结合。老年人骨密度普遍较低,需通过骨增量手术(如上颌窦提升术)改善条件,但手术风险和费用会相应增加。

慢性病管理难度大

高血压患者术中易出血,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慢,这两类人群种植牙***是健康者的2-3倍。68岁的张伯伯因血糖控制不佳,术后感染导致种植体脱落,更终选择可摘局部义齿。

美国百好瑞种植牙植体型号

术后感染风险高

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自洁能力下降,若术后未严格遵循医嘱(如24小时内不刷牙、避免吸吮伤口),感染率可达15%-20%。建议使用冲牙器辅助清洁,并定期到院复查。

改善周期长,考验耐心

年轻人种植牙后3-6个月可完成骨结合,而老年人可能需8-12个月。73岁的王大爷因急于戴牙冠,提前负重导致种植体松动,不得不重新手术。

经济压力需权衡

单颗种植牙费用在6000-15000元之间,全口种植需10-30万元。对于退休金有限的老人,可考虑分段治疗或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国产种植体。

种植牙和正常牙对比图

种植牙如同在牙槽骨里“种树”,需要精心呵护才能长久存活。术后需避免用种植牙咬硬物,每年到院进行特色清洁,并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邻牙龋坏。对于身体条件不允许的老人,活动假牙仍是可靠选择。建议根据自身情况,与医生充分沟通后制定个性化方案,让每一颗牙齿都成为健康晚年的坚实维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