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松动怎么治疗好?是拔掉好还是留着好?

口腔整形2025-07-01 11:17

“牙齿突然松了,吃饭不敢用力,说话也怕漏风——这颗牙到底该拔还是留?”这是许多人在遭遇牙齿松动时的真实困惑。牙齿松动并非“非拔即留”的简单选择题,其治疗决策需结合松动原因、程度及口腔整体状况综合判断。本文将从治疗原则、保留条件、拔除指征及日常护理四个方面,用通俗语言为您拆解这一难题。

牙齿松动卡通图

一、治疗原则:先“保牙”再“拔牙”,精细化打击病因

牙齿松动的核心矛盾是“稳定性丧失”,而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到破坏稳定性的元凶。临床中,常见病因可分为三类:

炎症型:牙周炎、根尖周炎是“头号凶手”。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红肿出血,长期不治会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松动;根尖周炎则因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引发牙齿浮起感。

外伤型:摔倒、撞击或咬硬物(如开啤酒瓶)可能导致牙周膜撕裂,牙齿短暂松动。

咬合创伤型:牙齿排列不齐、夜磨牙或长期单侧咀嚼,会使个别牙齿承受过度咬合力,引发牙周组织损伤。

治疗逻辑:优先通过控制炎症、修复损伤、调整咬合等方式改善牙齿稳定性,仅当牙齿无保留价值时才考虑拔除。

牙齿松动怎么办

二、这些情况,牙齿值得“抢救”一下

若符合以下条件,医生通常会建议保留牙齿:

轻度松动(Ⅰ-Ⅱ度)

表现:牙齿可前后左右轻微晃动,但未明显移位。

治疗:

牙周治疗:通过超声波洁牙、龈下刮治清除牙结石,配合局部用药(如甲硝唑凝胶)控制炎症。

松牙固定:用牙弓夹板或纤维带将松动牙与邻牙绑定,分散咬合力,促进牙周膜修复。

调整咬合:磨改过高牙尖或矫正错位牙,减少异常咬合压力。

实例:35岁的李女士因牙周炎导致门牙轻度松动,经3次龈下刮治+松牙固定后,牙齿稳固如初。

外伤性松动

表现:牙齿有明确撞击史,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或牙冠折裂。

治疗:

牙根完好:固定4-6周,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多数可自行愈合。

牙根折断:若折断部位靠近牙冠(1/3以内),可通过根管治疗+牙冠修复保留;若折断过深,则需拔除。

实例:12岁男孩打篮球撞松门牙,牙根未折断,经固定2周后改善正常咀嚼功能。

牙齿松动解决办法

牙齿松动是口腔健康的“警报器”,其治疗需遵循“能保则保,该拔则拔”的原则。保留天然牙可维持牙槽骨高度、维护咀嚼效率,但强行保留无功能的松动牙反而可能引发更多问题。面对松动牙,不必恐慌,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与医生充分沟通,才能做出更适合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