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这颗缺牙真的能修复得和真牙一样吗?”去年秋天,我攥着病历本坐在娄底爱牙邦口腔的诊室里,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紧张。作为从小怕痛的人,光是听到“麻药”两个字就头皮发麻,但缺牙导致的咀嚼困难和漏风发音,让我鼓起勇气走进了这家在本地口碑比较不错的口腔医院。
初诊
前台护士没有像其他医院那样机械式询问,而是先递上一杯温水,轻声问:“您是开车来的吗?院内停车场免费,需要帮您预留车位吗?”这种贴心的服务让我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一半。
接诊我的是种植科黄自印医生,他戴着金丝眼镜,说话时总带着温和的笑意。不同于其他医生直接推荐方案,黄医生先让我躺上检查椅,用3D口扫仪为我做了全口扫描。“您看,您的牙槽骨条件不错,但缺牙区邻牙有轻微倾斜,建议先做牙周基础治疗再种牙。”他指着屏幕上的三维模型,像讲解PPT一样耐心解释每个步骤,连“种植体植入后需要3-6个月骨结合”这种术语都换成了“就像种树一样,得等根系扎稳”的比喻。
手术
真正躺在手术台上时,我的手心还是沁出了汗。护士小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特意调暗了灯光,放起轻音乐,还塞给我一个解压球。“别怕,黄医师做过上千例种植,全程小创伤,出血量比拔智齿还少。”她的话像颗定心丸。
手术过程比预期顺利得多。黄医生先在牙龈上开了个小口,用导航仪精细定位种植点,我能感觉到钻头在骨头上轻轻震动,但完全没有想象中的剧痛。护士每隔几分钟就轻声报时:“还有10分钟就完成啦!”当听到“手术结束”的瞬间,我甚至有点恍惚——这就完了?
术后冰敷半小时后肿胀就消了大半。黄医生递来一张注意事项清单,上面连“术后三天避免吃咖喱等染色食物”这种细节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改善
术后第3天,我收到了医院的回访电话。护士不仅询问改善情况,还提醒我按时吃药,甚至主动帮我预约了拆线时间。“很多患者术后会忘记复查,我们特意做了智能提醒系统。”她的解释让我对这个“售后无忧”的标签有了实感。
更让我惊喜的是费用透明度。从初诊到戴牙冠,所有费用明细都打印成册,连“种植体螺丝刀损耗费”这种小项都列得明明白白。我对比过其他医院,爱牙邦的韩国登腾种植体套餐(含全瓷冠)比市面均价低了近20%。
现在,我的新牙已经“上岗”满月。上周同学聚会,大家盯着我的牙齿惊叹:“你这牙种得也太自然了吧!”我笑着咬了口牛排,那种久违的咀嚼快感让我突然明白——原来健康自信的笑容,真的能通过一次正确的选择重新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