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后台收到不少朋友私信:“补牙是不是降价了?”“能报销多少?”“选哪种材料性价比高?”作为经历过三次补牙的“过来人”,今天就结合2025年新政策、价格表和真实体验,用大白话给大家说清楚!
一、2025年补牙政策新变化:能省多少钱?
2024年起,将补牙、拔牙、根管治疗等基础项目纳入报销范围。以北京为例,职工在医院报销比例65%,年度限额4000元;居民报销比例50%,限额2000元。
举个栗子:如果补一颗后牙用了进口树脂材料(费用600元),报销后个人只需支付210元(600×35%)。不过要注意,美容类项目如牙齿美白、贴面等仍需自费。
二、2025年补牙价格表:从100元到6000元怎么选?
补牙价格主要受材料、损坏程度、医院级别影响。以下价格表根据国内多家口腔医院汇总整理,供大家参考:
材料类型 适用情况 价格区间(元/颗) 特点
银汞合金 老年人后牙/经济型选择 100-300 便宜耐用,但颜色发灰不美观
玻璃 儿童乳牙/防龋需求 200-400 可释放氟防龋,强度较低
国产树脂 浅龋/中龋常规补牙 150-600 性价比高,颜色接近真牙
进口树脂(如3M) 前牙修复/对美观要求高 300-1000 耐磨性好,前牙补牙更隐形
树脂嵌体 牙洞较大但不想做牙冠 1000-1500 密合性强,比直接填充更牢固
陶瓷嵌体 牙体缺损重度/追求耐用性 1500-3200 硬度高,生物相容性好
全瓷冠修复 牙体缺损超过1/2 2800-6500 完全替代真牙,美观度更佳
真实实例:我同事小李去年补了一颗后牙,医生建议用国产树脂(费用400元),报销后自付140元;而我补门牙时选了进口3M树脂(费用800元),自付280元——结果确实更自然!
三、补牙避坑指南:3个关键问题必问医生!
“我的牙洞需要先做根管治疗吗?”
如果牙洞深达牙髓(医生会拍片确认),需先做根管治疗(费用500-2000元),否则直接补牙可能引发疼痛。
“补牙材料能用吗?”
基础材料(如树脂)可报销,但嵌体、全瓷冠等高端材料通常需自费。建议提前确认医院是否支持“+自费”组合支付。
“补牙后能用卡买药吗?”
补牙后若需开降低炎症药(如甲硝唑),可用卡个人账户余额支付,但统筹账户不报销药品费用。
2025年补牙政策更友好,基础项目报销后费用大幅降低。但具体选哪种材料,建议根据牙洞大小、位置、经济能力综合决定。如果对价格敏感,可优先选择国产树脂;如果追求美观和耐用性,进口树脂或嵌体更合适。记住:补牙越早,花钱越少!
行动建议:立刻预约口腔检查,别等牙疼了才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