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增量技术有哪些?从水平到垂直,一篇看懂种植牙的“骨”事!

口腔整形2025-05-27 15:04

种植牙模型图示

一、水平骨增量技术:拓宽种植基础

水平骨增量主要针对牙槽骨宽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增加骨量,为种植体提供足够的支撑。

1. 引导骨再生术(GBR)

原理:在骨缺损区域放置屏障膜,阻止软组织长入,同时填充骨粉,促进骨组织再生。

适用场景:轻度至中度水平骨缺损,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技术之一。

材料选择:可吸收膜或不可吸收膜,配合人工骨粉或自体骨移植。

2. 帐篷钉技术

原理:利用帐篷钉的机械支撑作用,在骨面和膜间形成间隙,置入骨替代物,促进新骨形成。

优势:适用于成骨空间难以维持的牙槽嵴骨缺损,术后骨增量结果显著。

3. 钛网技术

原理:使用钛网作为空间支撑,联合自体骨或骨替代物,重建牙槽骨宽度。

优势:钛网具有强力支撑作用,孔隙设计允许血供渗透,降低感染风险。

4. 骨环技术

原理:将骨环外置于牙槽嵴顶,种植体通过骨环中心,联合GBR修复骨缺损。

优势:可同期完成种植手术,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骨和软组织吸收。

种植冠展示

二、垂直骨增量技术:提升种植高度

垂直骨增量主要针对牙槽骨高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技术手段增加骨量,确保种植体的稳定性。

1. 上颌窦提升术

原理:通过上颌窦内提升或外提升术,增加上颌后牙区的骨高度。

适用场景:上颌后牙区骨高度不足时,是垂直骨增量的常用方法。

2. 块状骨移植

原理:从其他部位获取块状骨,移植到缺损部位,增加骨高度。

优势:适用于重度骨缺损,结果显著,但手术复杂度较高。

3. 牵张成骨术

原理:通过机械刺激牙槽骨生长,逐渐增加骨高度和宽度。

优势:适用于重度骨缺损,骨再生质量高,但治疗周期较长。

4. 骨挤压技术

原理:在种植窝预备过程中,使用骨挤压器械逐级扩孔,增加骨密度和高度。

优势:适用于骨密度较低的区域,可减少骨移植量。

种植牙手术图片

三、联合骨增量技术:应对复杂缺损

对于同时存在水平和垂直骨缺损的患者,需采用联合骨增量技术。

1. 钛网联合GBR技术

原理:利用钛网的空间支撑作用,联合GBR技术,同时增加骨宽度和高度。

优势:适用于复杂骨缺损,可定量和定性地重建牙槽骨形态。

2. 智能化改良栅栏技术

原理:通过智能化技术设计钛板,构建物理屏障,支撑和维持成骨空间。

优势:降低技术难度,提高手术精细度,适用于严峻骨缺损病例。

骨增量技术是种植牙中解决骨量不足的重要手段,从水平到垂直,多种技术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了解这些技术的原理和适用场景,有助于患者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接受治疗前,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确保手术的成功概率和长期稳定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