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缺失不仅影响咀嚼和美观,还可能引发邻牙倾斜、牙槽骨萎缩等问题。种植牙作为修复缺牙的常见方式,因其稳定性和功能性受到关注。本文将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解析种植牙的全过程。
医生会通过口内检查、影像学检查(如X光片或CT)评估缺牙区骨量、邻牙状态及咬合关系。若骨量不足,可能需要通过骨增量手术为后续步骤创造条件。同时需要确认是否存在牙龈炎症、全身性疾病等禁忌症。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切开牙龈暴露牙槽骨,通过专用器械在预定位置制备骨孔,将钛合金材质的种植体(人工牙根)植入颌骨。整个过程通常需要30分钟至1小时,术后需遵循医嘱服用药物,保持口腔清洁。
种植体植入后需等待3-6个月,期间钛金属表面会与骨组织形成牢固结合。此阶段建议避免用手术区域咀嚼硬物,定期复诊观察愈合情况。部分患者可佩戴临时义齿过渡。
骨结合完成后,医生通过小手术暴露种植体,旋入愈合基台(穿龈部件),帮助牙龈塑形。2-3周后更换长久基台,作为连接种植体与牙冠的中间结构。
取模制作个性化牙冠,通过螺丝固位或粘结方式完成安装。医生会调整咬合高度和邻接关系,确保与天然牙协调。全瓷冠因颜色自然、生物相容性好成为主流选择。
种植体系统:不同品牌材料工艺存在差异
骨增量需求:骨粉、骨膜等附加材料成本
修复体类型:单冠、桥体或全口方案
医疗机构类型:不同机构收费标准存在差异
国内单颗种植整体费用通常在6000-15000元区间,需警惕明显低于市场价的机构,可能存在使用非正规耗材或简化操作流程的风险。建议选择具有规范诊疗流程的机构,并要求提供详细费用清单。
种植牙技术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标准化流程,但具体方案需根据缺牙位置、骨质条件等个性化制定。通过了解完整流程和费用构成,患者能更理性地做出选择,配合医生完成治疗。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维护,是延长种植牙使用寿命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