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经历了一次让我至今难忘的牙齿修复之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每天需要站在讲台上讲课,一口不整齐的牙齿和缺失的后槽牙让我总是下意识抿着嘴说话。直到有一天,班上有个学生偷偷问我:“老师,您是不是牙疼啊?”我才意识到,牙齿问题已经重度影响了我的生活。
一、牙齿缺失的困扰
我的右下后牙是在三年前拔掉的,当时因为蛀牙重度,医生建议直接拔除。由于怕麻烦,加上听说种牙费用高,我选择了暂时用另一边咀嚼。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我付出了更多代价——长期单侧咀嚼导致咬合紊乱,左脸肌肉明显比右脸发达,连拍照都能看出不对称。更糟糕的是,缺牙位置的邻牙开始松动,每次啃苹果都要小心翼翼。
今年体检时,牙科医生严肃地告诉我:“必须尽快修复,否则整个牙列都要受影响。”这句话终于让我下定决心解决这个困扰多年的问题。
二、选择诊所的波折
在厦门这座医疗资源丰富的城市,挑选合适的口腔机构却让我犯了难。朋友推荐了五家诊所,每家都说自己技术好,但网上的评价参差不齐。直到看到同事王姐突然戴上了隐形牙套,追问之下才知道她在美洁口腔做的矫正。看着她半年时间就明显改善的牙齿,我决定先去这家探探路。
头一次走进美洁口腔时,前台护士递来的温毛巾让我印象深刻。不同于其他诊所冷冰冰的消毒水味,这里飘着淡淡的茉莉花香。接待我的询问师没有急着推销,而是先用3D口扫仪给我做了全口扫描,屏幕上清晰显示出我的牙齿倾斜角度和牙槽骨状况。
三、与主治医生的深度沟通
负责面诊的陈医生戴着金丝眼镜,说话带着闽南人特有的温和腔调。他指着CT影像解释:“你的牙槽骨吸收比较重度,需要先做骨增量。不过别担心,我们现在有小创口植骨技术。”他拿出几个不同品牌的种植体模型,从韩系到瑞士的,详细说明每种材料的特性。
较让我安心的是,陈医生没有直接推荐较贵的,而是根据我的骨质条件建议选用中端价位的德国种植体:“这个品牌在骨结合速度和耐用性上更适合你的情况。”临走时,护士还递给我一份打印好的治疗方案,里面连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应对措施都写得清清楚楚。
四、分阶段的治疗过程
整个治疗分三次完成。头一次骨粉植入前,我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医生团队的技术好的操作让我很快放松下来——局麻针头细得几乎感觉不到刺痛,骨粉植入全程有冷光放大镜辅助操作。术后护士每隔两天就会发消息提醒护理事项,有次半夜牙龈轻微肿胀,值班医生居然秒回我的询问消息。
三个月后正式植入种植体那天,我特意带了录音笔想记录过程。结果发现根本用不上——术前医生用动画演示了种植流程,术中全程用轻柔的闽南语播报每个步骤。比较神奇的是当天就能正常吃饭,虽然医嘱说暂时不要用患侧咀嚼,但那种重新拥有完整牙齿的感觉实在太美妙了。
五、焕然新生的改变
现在距离种牙完成已经半年,我深度改掉了单侧咀嚼的习惯。以前总爱用头发遮住右脸,现在拍照时终于敢露齿大笑了。上周监考时发现,自己居然能轻松咬开密封试卷袋的封条——这个曾经让我尴尬的小细节,如今成了检验牙齿功能的“小测试”。
近期学校组织体检,牙科医生看着我的牙片连连点头:“这个种植体位置精密,咬合面改善得比天然牙还标准。”更让我惊喜的是,由于咬合关系改善,困扰多年的偏头痛也减轻了不少。
后记:
这次种牙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技术好的口腔诊疗不仅仅是修复牙齿,更是重塑生活品质的过程。现在每次路过美洁口腔所在的写字楼,都会想起治疗期间医护团队那些暖心的细节:候诊区随时补货的洛神花茶、复诊时护士记得我不爱吃薄荷味凝胶特意换的草莓味漱口水、还有医生每次操作前那句温柔的“阿妹要开始咯”。
或许这就是医疗服务的温度——在严谨的专科技术之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细节,才是真正让患者安心托付的关键。如果非要问我厦门美洁口腔的种植牙怎么样,我会指着自己毫无违和感的牙齿说:“你看,这就是更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