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行抠除牙息肉为何易复发
自行抠除牙息肉属于非正规操作,由于缺乏正规工具和医学知识,很难将息肉组织清除干净。牙息肉的根部通常与牙髓、牙周组织紧密相连,残留的息肉细胞具有再生能力,一旦条件适宜,便会重新生长,导致息肉复发。此外,抠除牙息肉过程中,极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形成新的创面。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若口腔卫生状况不佳,细菌大量滋生,炎症持续刺激,会促使息肉再次生成。而且,自行抠除牙息肉往往无法解决引发息肉的根本病因,如龋齿、牙周炎等问题依旧存在,持续的炎症刺激为息肉复发提供了温床。
二、防感染护理要点:从饮食到口腔清洁
为防止感染,饮食调整首当其冲。在抠除牙息肉后的 24 小时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这些食物会刺激伤口,加重疼痛并增加感染风险。同时,过热的食物也需忌口,高温会使血管扩张,导致伤口再次出血。建议选择温凉、软糯的食物,如牛奶、蒸蛋、软面包等,既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又不会对伤口造成刺激。
口腔清洁方面,抠除后的当天不要刷牙,以免触碰伤口导致出血,但饭后需用淡盐水或清水轻轻漱口,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24 小时后,可使用软毛牙刷,采用轻柔的竖刷法刷牙,避免刷到伤口部位。此外,使用漱口水也是不错的选择,含氯己定成分的漱口水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口腔细菌,促进伤口愈合,但使用前询问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产品和使用频率。
三、防感染护理要点:避免刺激与用药指导
要避免对伤口的物理刺激,切勿用舌头舔舐或用手触摸伤口,防止手上和口腔内的细菌进入伤口引发感染。同时,减少频繁吐口水的行为,因为吐口水时会使口腔内形成负压,可能导致血凝块脱落,引起再次出血,增加感染几率。
若伤口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感染迹象,不要自行滥用抗生素。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医生可能会根据感染程度开具口服降低炎症药或局部涂抹的药膏,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切勿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结果,甚至产生耐药性。
四、复诊建议:把握关键时间节点
自行抠除牙息肉后,及时复诊是监测改善情况、预防复发的重要环节。一般建议在抠除后的 3 - 5 天进行初次复诊,医生会检查伤口愈合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感染、出血等异常。若改善情况良好,可根据医生建议,间隔 1 - 2 周再次复诊,进一步观察息肉是否复发以及口腔整体健康状况。
如果在复诊间隔期间,出现伤口持续出血、剧烈疼痛、肿胀明显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不要等待常规复诊时间。此外,即使伤口看似愈合良好,也不能忽视后续复诊,因为部分息肉复发可能较为隐匿,定期复诊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