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岁老人亲述:戴 5 年活动假牙,从不适到适应再到问题频出,其中心酸谁懂?

口腔整形2025-11-02 10:42

我今年 70 岁了,回想起 5 年前,牙齿老化加上脱落问题严峻,吃饭变得艰难,说话也漏风,形象更是大打折扣。在医生的建议下,我选择佩戴活动假牙。本以为这会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却没想到这 5 年里,经历了诸多酸甜苦辣。

活动假牙佩戴过程示意图

刚戴上活动假牙那会,感觉嘴里像塞了个异物,别提多难受了。说话的时候,发音都变得不清晰,老是大舌头,和别人交流时,得反复解释好几遍人家才能明白我在说啥,别提多尴尬了。吃饭就更成问题了,稍微硬一点的东西都不敢咬,生怕假牙掉出来。我只能吃些粥、面条这类软食,以前爱吃的排骨、苹果,统统都成了奢望。而且,口腔里还老是有异物感,甚至有点磨嘴,搞得我整天都心神不宁的。

有一次家庭聚会,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看着那热气腾腾的美食,我却只能眼巴巴地望着。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夹了一块豆腐,刚放进嘴里嚼了两下,假牙就开始松动,吓得我赶紧把嘴里的东西吐出来,重新调整假牙。那一刻,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觉得这假牙不仅没给我带来方便,反而成了我的累赘。

活动假牙模型图片展示

为了能尽快适应这活动假牙,我开始慢慢调整饮食习惯。从只能吃软食,到逐渐尝试一些稍微硬一点的食物,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挑战。我懂得了如何更好地控制咀嚼力度,尽量让假牙保持稳定。这个过程很漫长,也很痛苦,但我知道,只有坚持下去,才能重新享受美食。

在发音方面,我也下了不少功夫。我每天都会对着镜子练习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地纠正发音,慢慢地,说话也越来越清晰了。虽然还是会有一些小瑕疵,但比起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了特别大的进步。

日常维护假牙也是一件麻烦事。每天都得把假牙摘下来清洗,不然口腔就容易有异味,还可能引起牙龈炎。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这特别麻烦,总是偷懒不想洗。有一次,几天没好好清洗假牙,结果牙龈红肿疼痛,吃饭都成了问题。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偷懒了,每天都会认真清洗假牙,还定期到牙科医院进行清理和调整。

半口活动假牙展示

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假牙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假牙变得越来越松动,吃饭、说话的时候经常会脱落,有时候甚至走着走着假牙就掉出来了,别提多尴尬了。为了让假牙更稳固一些,我不得不使用粘合剂,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结果并不理想。

而且,假牙不再均匀贴合口腔,某些部位过度压迫牙龈黏膜,导致疼痛、溃疡频繁出现。有一次,牙龈溃疡疼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只能去医院治疗。医生说,这是因为牙槽骨萎缩,假牙与口腔的匹配度下降导致的。

另外,假牙的咀嚼效率也大幅下降。假牙的咀嚼面被磨平,沟槽消失,根本无法像真牙一样充分咀嚼食物。我只能吃更软烂的食物,营养摄入也受到了影响。为了嚼碎食物,我不自觉地加大咬合力,结果进一步加速了牙槽骨的吸收,形成了恶性循环。

活动假牙卡通图

在佩戴活动假牙的这 5 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定期检查的重要性。有一次,我去医院检查,医生发现我的金属卡环已经变形,变得松弛,无法稳稳地 “抱住” 旁边的健康真牙。如果不及时处理,真牙很可能会松动、脱落。医生赶紧帮我调整了卡环,才避免了更重度的问题发生。

医生还告诉我,活动假牙一般使用五年左右,就需要进行齐全评估,看是否需要更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口腔环境会发生变化,假牙自身也会磨损,继续使用不合适的假牙,不仅会影响口腔健康,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

活动假牙图片展示

这 5 年佩戴活动假牙的经历,让我有了很多感悟。活动假牙虽然解决了我缺牙的基本问题,但在适应性、舒适度和功能性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局限。在选择是否佩戴活动假牙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其优缺点,并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生活习惯以及经济条件等因素做出明智的决策。

同时,佩戴活动假牙后,一定要注意日常维护和定期检查。保持假牙清洁,每天饭后摘下冲洗,用软毛刷和假牙清洁剂刷洗;睡前摘下假牙,让口腔黏膜得到充分休息;避免用假牙啃咬扎实、过黏的食物。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确保假牙的正常使用和口腔健康。

如今,我已经在医生的建议下,准备更换新的假牙了。希望新的假牙能让我重新享受美食,修养自信的笑容。也希望我的经历能给同样面临牙齿问题的老年朋友们一些参考和启示,让大家少走弯路,拥有健康的口腔和美好的生活。

热门文章